1月20日,在渤海钻探塔里木钻井公司EISC工程作业智能支持中心,技术专家麻建华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监测近20口正施工井的钻井数据变化。
多年来,该公司把EISC建设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经不断完善,实现了井筒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的一体化采集和应用,大幅提升了现场管理与技术支撑能力。
钻井队平台经理出身的麻建华有着丰富的钻井施工经验,他的电脑主屏可监测各施工井数据。智能支持中心的其他25台电脑显示屏则可同时显示各施工现场的作业画面,一旦发现参数异常和违章行为即可紧急叫停。以往,这些数据只有驻井监督、井队平台经理、工程师和录井联机员才能看到。现在,EISC将钻井数据由现场“空运”到后方,实现了“数据监测”向“系统应用”的逐步过渡,技术专家们坐在办公室就能针对井下异常“把脉、问诊、开药方”。
塔里木深井、超深井是钻井瓶颈技术最多、挑战最大的领域,一旦发生事故复杂,势必造成极大的成本浪费。麻建华说:“任何事故复杂都有一个从萌芽、发展,到恶化的过程,只要早发现早处置就能‘扭转乾坤’,而我们通过EISC搭建起来的现场+后方联合盯防‘一张网’,让抓住事故复杂处置的‘黄金3分钟’成为了现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EISC不仅是事故复杂防控和提速技术指导平台,更是技术练兵平台。技术专家们在智能支持中心,可以接触到油田各区块、各井施工实况数据和各种工况下的复杂难题,在技术能力提升与实战应用上起到了相融互促的作用。
如今,EISC这个“数智大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神经中枢”,仅2024年就成功处置各类复杂难题20余井次,指导钻头与提速工具优选组合30余井次,近20口井创25项区块、油田和国内施工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