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四川农业大学 - 《四川农业大学报》

南繁基地环境条件持续改善

2024-12-31     浏览(21)     (0)

南繁育种工作者每年冬季都会跨越千里进行南繁育种工作。学校高度重视南繁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已建成海南陵水水稻育种南繁基地和云南西双版纳玉米育种南繁基地。学校通过改善南繁基地环境条件和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完善了生产、生活保障,并新增变压器、生活用水机井等设施,用落到实处的关怀让生活服务“更暖心”。南繁育种的未来寄托着农业的希望和“中国粮食”的使命。


本报讯   每年冬季来临时,“追着太阳跑”的育种工作者往往会如候鸟一般跨越千里,开始新一季的南繁育种工作。“南繁南繁,又难又烦。 ”这句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是早年间南繁艰苦环境的真实写照。 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没有药物、吃不上热乎饭……类似的故事,发生在一代又一代南繁育种人的身上。

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南繁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上世纪80年代即开始着手南繁基地建设, 现建成有海南陵水水稻育种南繁基地、云南西双版纳玉米育种南繁基地。2024年,在前期调研、充分听取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了以“改善南繁基地环境条件,提高基地服务保障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实事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南繁基地生产、生活保障,以民生实事切实推进南繁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海南陵水南繁育种基地于2021年启动建设,于2023年投入使用。 2024年,学校以“配套设施建设”“田间地块改良”等项目为依托开展工作,更好地服务师生科研、生活。 通过相关项目学校完成了深水井挖掘、 变压器安装, 满足基地用水、用电需求;完成120余亩试验田4800余米的田埂修建,新增11亩试验田的改造, 以及部分试验田的灌溉沟渠清理及排灌口、下田坡道修建。

云南西双版纳南繁育种基地包括嘎洒基地和橄榄坝基地。为了更好地满足南繁基地科研和住宿的需要,学校于2018年在橄榄坝启动南繁基地综合大楼修建项目。现建设已进入最后收尾阶段,并将于2025年1月投入使用。 在大楼投入使用前,针对南繁师生们反映的“如厕难”“用电用水难”“储物间缺乏”等实际问题,学校“贴心”地为师生们新增变压器一台、生活用水机井一口,并新建了厕所、洗澡间、洗衣间以及工具房等配套设施,用落到实处的关怀让生活服务“更暖心”。

一直以来,在学校的有力支持下,基地与实验室管理处用心倾听师生在基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以强服务、抓管理、严落实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基地条件改善与功能升级,完善基地生产、生活保障,着力建成“管理高效、设施完善、师生满意”基地,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生产。

南繁育种的未来,不仅寄托着农业的希望,更承载着“中国粮食”的使命。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像川单99、宜香优2115、F优498等优良品种走出“南繁基地”,走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 崭新的南繁基地,正加快孕育“川农良种”的未来!

(刘钊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