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湖南省隆回县思源实验学校 - 《思源文艺》

全力守护每一个“少年的你”

——隆回县思源实验学校综治安全工作纪实

2025-01-02     浏览(33422)     (0)

学校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防范胜于救治。为切实保障学校师生安全,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安全生产、校园安全系列重要论述与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校园安全会议精神,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抓手,以巩固和创建安全学校为载体,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治安防范为重点,以教育管理为手段,以常规安全工作为措施,认真全面落实各项安全工作,为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一、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学校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政教主任为专干,全体行政人员、政教一线成员、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清单,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坚决做到“四个落实”:组织人员落实、规章制度落实、安全保障落实、问题整改落实。

二、完善制度,健全保护机制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校制定了《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利剑护蕾·雷霆行动”工作实施方案》、《一日五巡制度》、《校长接待日工作方案》、《“利剑护蕾·雷霆行动”宣传教育工作方案》、《“1530”安全教育制度》、《教职工从业查询制度》、《校园安全管理制度》、《防性侵应急预案》、《强制报告制度》、《强制报告流程》、《及时报告制度》、《学校校园性侵害防范安全管理制度》、《学生遭受侵害班主任监督及考核机制》、《学校周边安全问题巡察处置报告机制》、《预防性侵害学生工作制度》、《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防治工作实施方案》、《防范学生溺水工作方案》、《防范中小学生溺水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防溺水工作考核方案》、《防溺水教育训诫制度》、《“路组长制”实施方案》、《低年级学生上、下学接送交接制度》、《校门口接送小孩方案》、《校门出入管理制度》、《保安人员管理制度》、《学生请销假制度》、《学生安全管理制度》、《班主任工作管理制度及工作职责》、《班级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文件,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政府四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学校专门召开了班子会、校务会、全体教师会、保安及临聘人员会议,组织学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等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相关的工作制度,对法治教育进校园、防校园欺凌、防性侵、防溺水、交通安全等工作进行常态化开展。探讨研究学生思想动态,密切注重未成人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协调各方力量,妥善解决未成人保护工作出现的问题。

三、细化举措,深入开展宣传教育

(一)防性侵安全教育

1. 科学做好预防教育。

学校通过专题讲座、班会、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了性知识教育、预防性侵犯教育,提高师生对性侵犯犯罪的认识。教育学生特别是女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了解预防性侵犯的知识,知晓什么是性侵犯,遭遇性侵犯后如何寻求他人帮助,并下《防性侵安全教育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我来保护自己--预防性侵害》、《拒绝早恋·从我做起》倡议书给学生及家长学习,教育学生、家长共同提高警觉,教育学生外出时尽量结伴而行,离家时一定要告诉父母返回时间、和谁在一起、联系方式等,牢记父母电话及报警电话。认真开展防性侵“十个一”活动,全体师生结合防性侵“十个一”活动撰写防性侵心得体会,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2. 切实加强教职员工管理。

切实加强教职员工管理,把好入口关,对临时聘用人员的准入严格进行资质审查,坚决清理和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学校工作岗位。并将师德教育、法制教育纳入教职员工培训内容及考核范围,加强考核和评价,落实管理职责,与所有教职工签订了《隆回县思源实验学校教师师德师风承诺书》。特别加强了对教职员工的品行考核,另外,对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建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学校重点关注教职员工队伍心理状况及工作状况,加强心理辅导,防止个别教职员工出现极端心理问题,及时预防个别教职员工出现的不良行为。

3. 落实假期前“1530”安全教育。

凡节假日、寒暑假和重大活动之前,都要普遍进行防性侵、防欺凌、防溺水、道路交通、反电诈、禁毒、食品安全、心理健康、防一氧化碳中毒等方面的教育,教育学生注意防性侵“十忌”、防溺水“七不两会”、“四知道”。每学期家长会和每周安全温馨提示中学校大力宣传防性侵、防欺凌、防溺水、家庭教育促进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家长密切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履行监护人职责。

4. 落实“四位一体”学生家访。

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智障儿童、非原生家庭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学生安全教育,学校会定时开展“四位一体”学生家访活动,做到了不漏一人,全面落实特殊群体学生防性侵、防溺水、防欺凌、反电诈、交通等安全教育。

5. 全面落实开学第一课。

为了让学生了解性侵的危害性,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识别和防范性侵害行为,预防学生遭受性侵害。学期初,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制定了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PPT,组织全体师生召开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不仅让学生了解防性侵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还为学生的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6.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乎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还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今年4月份,学校特邀请长沙市言阁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各位专家入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学校分年级召开了心理教育大会。

7. 加强学生法治教育。

加强学生法治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预防违法犯罪、促进校园和谐、推动法治社会建设以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法治教育,为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学校定期邀请法治副校长对学生进行法治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法律的红线,明白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纪律观念,减少违规违纪行为,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8. 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

为了加强学生安全管理,杜绝社会上人员与学校学生联系,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学校政教处联合两部政教人员、护校队成员开展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活动,摸排高危人员,为学生上、下学安全保驾护航。

9. 定期开展隐患摸底排查。

在全校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全面检查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存在漏洞,重点检查了教职工、学生是否有异常情况,严格要求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特别关注班级内学生尤其是女学生有无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对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发现的性侵犯事件线索和苗头要认真核实,涉及违法犯罪的要及时报警并报告上级部门。

(二)防欺凌安全教育

1. 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设立安全员,建立了安全互助小组。

为防止教师监管的疏忽和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发动学生的力量来做好此项工作,政教线人员加强巡查,班级安全员对本班级情况密切监督,发现问题能解决及时解决,不能解决及时汇报,做到安全(防欺凌)工作无死角。

2. 实行全方位多渠道教育。

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课、晨读时间、电子屏、宣传栏等各种渠道进行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让学生的神经时刻重视这一活动,并将这一活动印入脑海之中,在实际行动中约束自身行为。

3. 加强预防。学校加强对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加强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1)对各班级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进行调查问卷和更加深入细致的排查,建立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台账和零报告制度;

(2)加强对学校门口、教学楼、实验室、楼顶、厕所、操场、田径场、校园周边等重点时间段和区域的检查和巡查,并做好一日五巡记录;

(3)加强门卫管理,守住安全防线。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对来校人员、车辆加强管理,做好出入登记记录、学生请假出校记录、加强校园巡查,提高警惕,守好第一道安全防线。

(4)定期开展管制刀具和违禁物品检查,及时清除安全隐患。

(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