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10月18日启用至今,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家庭化病房已经走过了三个年头,这里发生了许多温馨的故事,不仅温暖着新生儿、新生儿父母,也温润了医护人员守护新生命的心田。
记第一对入住的双胞胎
笑笑和乐乐是双胞胎兄弟,因为双胎输血综合征合并胎儿窘迫,胎龄仅28周+1天就出生了,在新生儿科经历闯关。
双胞胎父母希望尽早参与到早产宝宝的照护中,在兄弟俩出生的第51天,弟弟乐乐病情趋于稳定,可以转入新生儿家庭化病房。一开始,乐乐父母在照顾他时显得手足无措。通过医生和护理人员耐心细致讲解和反复手把手专业地指导,夫妻俩逐渐建立信心。到出生第56天时,哥哥笑笑也住进了新生儿家庭化病房。那年除夕的前一天,一家四口和和美美的出院回家了,这不仅是兄弟俩闯关的大胜利,还是其父母照护双胞胎技能的毕业。锦旗和感谢信,是过往的肯定,也是前行的动力!
自笑笑和乐乐之后,已经有很多双胎宝宝入住新生儿家庭化病房,照护双胞胎不容易,好在都学会了,都能坦然应对!
记第一个“二次光顾”
今年7月的一天,一位父亲来到新生儿家庭化病房,他问护士“还记得我吗?前年我家大宝在这里照的蓝光。”还没等护士回答,他接着说“这次二宝又黄疸,我主动要求住这里”。
护士刚想表达下被信任的喜悦。这位父亲接着说。“那时候大宝出生第2天就出现新生儿黄疸,要收住新生儿科治疗。我和爱人不想和宝宝分离,但是如果选择新生儿家庭化病房又怕配合不好,反而耽误了宝宝病情。纠结中还是住了进来。住进来之后,你们不厌其烦手把手指导,我们学会了给光疗的宝宝喂奶、换尿布以及记录宝宝的喂养情况,大小便情况,还学会了观察宝宝的皮肤黄染情况、精神状态,观察得不对你们还会纠正和反复指导。真的学会了很多。这次遇到二宝黄疸值高,我们有了底气,直接就要求入住新生儿家庭化病房,我知道这里不仅可以有专业治疗,而且能够更好地陪伴宝宝,还能更好地促进母乳喂养,这个病房真是太造福人类了!”
听着这位父亲说这些,对面的护士已经暖到心头。
记第一位外籍友人
9月28日,新生儿家庭化病房迎来了首位外籍友人,Adelia是一位32周早产儿的母亲。因为宝宝早产,又是第一次做母亲,没有任何带娃经验的Adelia异常焦虑。医护人员以放慢的语速,一边安抚她紧张担心的情绪,一边不厌其烦地指导她照顾宝宝的技能,拍嗝、喂药、沐浴、袋鼠式护理、智护训练等。在反复的鼓励中,Adelia开始尝试参与到早产宝宝的各项照护中,并且很快学会了各种日常照护宝宝的技能,医护人员放心地把宝宝交到Adelia,出院之际,她开心地表示选择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生宝宝是她做得最正确的选择!
其实,在新生儿家庭化病房,暖心故事经常在上演。有忘记贵重物品出院,护士暖心邮寄的;有家庭育儿理念不一致起冲突,医护人员调解后家庭气氛更融洽的;有呛奶窒息急救培训中,孩子父母的暖心互动的……
新生儿家庭化病房从关注患儿,到关注新生儿家庭,医护人员与新生儿家庭有更多的相处和交流时间,能让家庭提早介入新生儿的照护中,建立情感联系,得到自身角色功能的满足。作为全市首批新生儿家庭化病房,三年来,近3000位新生儿在这里和父母提早共处,其中早产儿占近1/3。对于早产儿来说,在早期积极救治的基础上,把握恰当的时间点使早产儿与父母入住新生儿家庭化病房好好“磨合”,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长,减少住院费用,降低医院获得性疾病的风险,更能推进早产儿住院时的临床专科护理平稳地过渡到出院后的家庭护理,有益于早产儿出院后居家护理的顺利进行。
这些早产儿原本都因为各种病因出生即住进了NI-CU,但在病情稳定后,就在有情有爱有温度的家庭化病房与爸爸妈妈团聚在一起,医护人员和他们的父母陪着他们共同面对挑战,努力适应回家后的居家生活。家庭化病房的建立以及家庭护理模式的开展是提高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嘉兴妇保院新生儿科将继续为提高危重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生命质量不断努力!
(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