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治医学院 - 《长治医学院报》

周恩来:这是总理的习惯

2024-12-31     浏览(14)     (0)

周恩来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注重形象,经常穿旧衣服,补丁摞补丁也不在意。他经常使用套袖保护手臂,尽管一天工作长达十七八个小时,衣服仍然保持整洁。卫士们深受感动。周恩来逝世时穿着自己最喜欢的衣服,医护人员深感其革命本色。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生活上始终保持战争年代那种艰苦朴素的作风,一丝一缕都不愿浪费。谁要给他一点特殊照顾,都会被他婉言谢绝。他常说:生活上不要那么讲究,穿得旧一点别人看着也没关系,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丢掉延安精神才难看呢!

在穿的方面,周恩来是很“讲究”的。从外观上看总是衣冠整洁,挺挺括括,风采照人,很少留下“补丁形象”。而内衣被褥则是破了补,补了又破,往往是补丁连补丁。这与他的工作性质和文化素养不无关系。他一生从未停止谈判和外交活动,深知自己代表着共产党人的形象,中国人的形象。所以,他很注重自己的仪表。

进城后,周恩来第一次做衣服,选中了“红都”服装店,做了一套青色粗呢毛料中山服,一套蓝卡叽布夹衣和一套灰色平纹布中山装。内衣裤是普通白布做的。这几件衣服一直穿到 1963 年,始终是光滑整洁,挺挺括括。

衣服穿了 10 年依然挺括,这当然有他的奥妙。周恩来备有两只套袖,办公时必定要套在胳膊上,像工人的工作服一样,这就保护臂肘不会磨损太快。然而,周恩来一天工作长达十七八个小时,天长日久仍不免磨破,于是便送去“红都”请裁缝织补,一般人是看不出那破绽的。衣服虽然旧了,会客时将衣服熨烫一遍,穿出来仍然挺括,再加上他潇洒大度的仪容举止,丝毫无损大国总理的风度。

内衣裤破损得快些,补了许多补丁,卫士们劝他换新的:

“总理,你看领口袖口都毛边了,还破了几处,露给外人看见多不好呀。”周恩来一笑:

“这好办么,把领口袖口换成新的就行了。”第二天,周恩来出现在外宾面前时,领口袖口都露着雪白崭新的衬衣边。又有谁知道,他内衣裤上已是补丁摞补丁了。有一次外出,警卫人员在周恩来住的房间里发现晾着一条洗得干干净净的旧衬裤,两个膝盖处补着补丁,就很生气地问服务员:

“谁的衬衣往这搭?快拿走。”服务员说:

“是总理的。”警卫员听了一惊,忙说:“我是第一次执行保卫总理的任务,太不了解总理了。”接着,他们靠近细看那补丁上的针脚,看得出是上了年纪的人做的活计,猜想一定是总理自己或邓颖超同志缝的,很受感动。

周恩来逝世时,卫士给他换上了他最喜欢的那件灰色的法兰绒中山装,那是基辛格访华前夕定做的。当卫士将这件衣服穿到周恩来遗体上时,正流泪的医护人员使劲擦擦眼睛,忽然高声叫起来:

“这不是新衣服啊,你们太马虎,拿错了!”卫士哑声说:

“没有了,这是最新的。”医生愤怒地吼起来:

“不是向你们报过病危了吗?为什么早没准备!”

两名卫士垂下了头,然后解释说:

“这是总理的习惯。”医护人员涕泪俱下地说:

“我们理解了,这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本色。”

(宣传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