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石油管道局新闻中心 - 石油管道报

没有一次前进不经激流

——CPP112机组转型记

作者:本报记者  张秋娟 通讯员  张利博    
2024-11-26     浏览(203)     (0)

CPP112机组转型为全氩焊接机组,经历了爬坡、挫折和磨砺,最终取得了焊接合格率领先的成绩,展示了他们的敢打敢拼精神和“逢敌亮剑”的铁军形象。这一过程使他们的团队精神更加生动饱满,并让他们对责任有了全新的认识。

“跟组合自动焊比较,全氩的工效能提高一倍多,而且它省人工、省料、检测费用还低……”说到全自动氩弧外根焊(以下简称全氩)的技术优势,管道一公司CPP112机组党支部书记、机组长闫晓峰滔滔不绝,话语中流露出自豪。

他的自豪是有原因的。

正在建设中的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川渝鄂段(威远/泸县-铜梁)线路施工第二标段(以下简称“川气东送二线”),机组凭借这项技术一炮打响,至今保持着焊接合格率的领先纪录,成了参建单位学习的榜样。而且,就在10月,机组还获得了“管道局全自动焊金牌机组”这个响当当的荣誉。

“如果没有全氩这个核心竞争力,CPP112机组哪有绝对优势?”闫晓峰把机组一年来成绩的取得都归功于对新技术的掌握,这和他刚刚接到转型任务时的犹豫形成鲜明反差。

转型来得很突然

2023年,上级主管找到闫晓峰,告诉他一公司要建立自己的全氩机组,这将是管道局首个大口径全氩机组,公司准备让CPP112机组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主管的话让闫晓峰猝不及防。CPP112机组组建已经15年了,这些年来,不管常规施工还是临时支援,机组总能出色完成任务,技术毫无问题,也从来不愁活儿,“转型”的事怎么会落到自己的头上呢?

闫晓峰也很矛盾。一公司有20个组合自动焊机组,不转型,CPP112机组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转型成功,就能从二十分之一变成“唯一”,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不成功,存在了15年的队伍可能就地解散!他接受不了这样的结果。

转型这只“螃蟹”,机组是能吃到,还是被夹到?闫晓峰心里没底。

闫晓峰当过兵,机组党支部的党建品牌也带着军人气质——“亮剑”。这次该如何“亮剑”?闫晓峰把党员召集在一起开会讨论,讨论的结果证明,党支部“逢敌亮剑、打造铁军”的口号不是说说而已。大家认为,面对新机遇,还是要拼一拼。

随后的几个月,闫晓峰跟着一公司相关负责人去设备厂家、兄弟单位调研学习,这个过程也让他渐渐看清了转型的深意——管道建设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如果不向全氩技术转型,也许明天就真没有市场了!

如果说之前决定还有些犹豫被动,此时,闫晓峰已经发自内心接受了转型。

2023年8月,CPP112机组的转型之路正式启程。

遭遇“蜀道难”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川气东送二线位于群山之中,施工现场丘陵起伏,行路艰难。同样,CPP112机组的转型之路也如这连绵的丘陵,爬过一道坡,又遇一道坡。

第一道“坡”就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面对新设备、新工艺,这支走南闯北的成熟队伍一下子成了“新兵”。设备摆在面前,大家必须自己去研究怎么安装、怎么控制质量,所有专业的人都要从头摸索和适应。

相对于组合自动焊,全氩技术最突出的特点是“精”——精确、精细、精准,习惯了粗放式工作的机组不得不处处谨小慎微。

从摸索到熟悉,从粗放到精细,一个半月后,机组以焊口检测稳定合格的成绩爬过了转型的“第一道坡”。

2023年10月中旬,机组开赴施工现场。信心十足的他们并未想到,接下来的“山坡”将会更高、更险。

试验段开焊后,“焊口不合格”给了机组迎头一击。第一道不合格,第二道、第三道,依然不合格!没人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所有尝试过的参数全部推翻,重新调、重新试。

“白天爬到管子里看焊道成型,晚上回驻地参加分析会,第二天接着试。”这个场景在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反复上演。同样反复上演的,还有明明电弧、角度等参数都控制得很好,焊口还是有缺陷。这些“缺陷”把大家的信心锤入了谷底,连老师傅都不敢下手焊了!

质量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工期压力越来越大,质疑转型的声音渐渐增多:“咱不干了行不行?”“咱还是干组合焊吧!”

随着质疑声起,机组的气氛也越来越压抑,原来有说有笑的兄弟们变得寡言少语。身为“领头羊”的闫晓峰同样心情低落,白天,他一遍遍跟大家强调转型的意义,帮大家树立信心,晚上则用独自在车里过夜的方式缓解压力。

“逢敌亮剑”柳暗花明

15年来,CPP112机组打过的硬仗无数,“逢敌亮剑、打造铁军”是口号,也是对敢打敢拼的过往的总结。这次的任务不也是一场硬仗吗?战得了山、斗得了水的队伍,难道就过不了“科技创新突围战”这一关吗?尽管大家情绪低落,但从心底里,每个人都不想打败仗、当逃兵。

大家嘴上说着“算了”,行动却从没掉过链子。机组的党员活动室里有一个记录着分析会纪要的笔记本。姜宇、阿路、文成、老六……每个参会人员的名字后面都跟着一段发言内容,他们尽力从自己的工序上找问题、想办法。闫晓峰更没闲着。从10月到11月,他带着骨干成员到同行企业学习了不下10次。看到别人干得那么好,他越来越坚定,也越来越不服气:他们能干,我们肯定也没问题!

讨论、学习、调整、检测……白天检测不合格,晚上割焊口,第二天接着焊。大家就这样用最“笨”的办法一个小问题一个小问题消项,一点一点向目标靠近。

12月10日是一个转折。这一天,机组终于得到了想要的结果:焊口检测合格!然而,大家看到这个结果的反应不是高兴而是质疑——他们觉得这次不过是个“巧合”。比起掌声和庆祝,他们更急切的想法是用这套参数继续焊接,看看是不是还能得到理想的结果。到12月14日,焊接合格率已经从90%、95%上升到100%。此时大家的心情才终于得到释放:机组转型成功了!

2024年6月,业主向项目部发来表扬信,CPP112机组以312道焊口全部合格的惊艳成绩领跑全线。

转型让CPP112机组拥有了先进的技术和取得更大市场的可能,也让“亮剑”品牌更加闪亮,团队精神更加生动饱满,更让他们对责任有了全新的认识。谈到“金牌机组”,闫晓峰说,这意味着他们将会走出一公司,为管道局施工技术的提升贡献力量,届时,他们将一如既往“逢敌亮剑”,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