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上海外国语大学》

首届《红楼梦》多语种译介与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外举行

2024-11-15     浏览(8)     (0)

首届《红楼梦》多语种译介与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40多所高校、研究团体的80余名专家学者就《红楼梦》的翻译、传播、接受等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主题为“伟大的曹雪芹、世界的《红楼梦》”。

11月2日至3日,首届《红楼梦》多语种译介与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本届研讨会旨在为不同背景的研究者搭建有效的学术交流平台,扩大《红楼梦》作为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世界影响。来自国内外40多所高校、研究团体的8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上外校长李岩松、韩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崔溶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俞晓红、北京曹雪芹学会创会会长胡德平先后致辞。

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冯庆华、顾彬(Wolfgang$Kubin)分别就《红楼梦》英译本、德译本作了分析与比较,阐述了最新研究成果;刘泽权以美国学者葛锐的《〈红楼梦>阅读指南》为切入口分析了他者视域下的《红楼梦》解读;俞晓红就《红楼梦》全本阅读教学的误区及对策提出看法;曹立波就清代《红楼梦》自广东出海的现象及其成因作了梳理;詹颂分析了高鹗与徐润第、徐继畬父子交游资料的学术价值;董琇展示了《红楼梦》翻译中江南文化的再现;程弋洋探讨了博尔赫斯对明清小说的接受与阐释;赵朝永就生成式AI驱动的《红楼梦》英译读者需求及接受效果作了介绍;樊志斌就《红楼梦》对长安贾府的时间、空间、制度设置与文学书写等作了解析;唐均介绍了《红楼梦》希腊译本转译者赫莉·蓝普里蒂。

与会专家学者的报告展示了《红楼梦》在多语种译介与海外传播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次研讨会分论坛议题覆盖《红楼梦》英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韩语、越南语、希伯来语、土耳其语、哈萨克语、蒙古语、世界语和维吾尔语译本的翻译特色,以及东西方世界对《红楼梦》的接受,《红楼梦》在中朝越等国的多种媒体改编(影视剧、戏剧、歌剧、芭蕾舞剧),《红楼梦》传播与二次创作,《红楼梦》文学与文化价值(诗词、园林、女性、饮食、建筑),《红楼梦》阅读教学模式与普及推广策略,作者曹雪芹的影响等。这些研究涉及《红楼梦》作者、译者、校订者、出版者、评论者以及《红楼梦》的创作、翻译、出版、阅读等,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之间搭建了桥梁。

研讨会上,以“伟大的曹雪芹、世界的《红楼梦》”为主题安排了对谈。胡德平、喻荣军分别以《曹雪芹、高鹗、徐润第、徐继畬之间文化思想链接的相关性》《清风搭建的舞台上关于现实的梦》为题作了分享。俞晓红、段江丽、唐均、曹立波、詹颂、位灵芝与主讲者就文本创作者、续作者和文学的艺术实践等展开讨论。

本届研讨会由北京曹雪芹学会、上外联合主办,上外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全球文明史研究所以及《曹雪芹研究》编辑部承办。

(胡媚媚、陈泳桃、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