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信大,有这样一个独特的课堂,它不囿于繁复的气象图表,也不沉溺于冰冷的摄影参数,在方寸讲台,穿梭于云层之间,看看晨曦初露,赏析夕阳西下,它就是《气象与摄影》。??????????????????《气象与摄影》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门通识课,课程内容主要涉及气象和摄影两大领域。在这堂课上,学生不但能领略到风云变化的气象万千、转瞬即逝的光影时刻,还能学到不少专业摄影知识、聆听老师分享有趣的拍摄经历。课程一经开放,同学们直呼“期待住了!”
《气象与摄影》课程分成了气象学基本知识、摄影基本知识、气象环境对摄影的影响以及摄影在气象科研中的应用四大部分,并设置互动和实践环节,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气象现象变幻莫测,捕捉精彩瞬间需要摄影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创造性思维模式,在这门课的教学中,我们希望能够让学生了解气象与摄影之间的联系,并爱上气象、爱上摄影。”课程负责人王建栋老师表示。
《气象与摄影》是我校与知名高校共建课程,傅云飞教授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是大气物理学卫星遥感等,这次受邀到南信大主讲此课。青藏高原、贡嘎雪山、珠穆朗玛峰、仙女湖??63岁的傅云飞教授已经与摄影这项爱好相伴了30多年,说是爱好却早已达到专业水平。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高水平师资“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上得去”,同时坚持与知名高校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课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气象属于一门科学,而摄影是一门艺术,两者看似相距甚远,但大气中的光影让两者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因为光影是摄影表现形式中的重要元素,而光影又与气象息息相关。王建栋说,“这门课程的设立,遵循了科学与艺术相互促进、相互交融的发展轨迹,同学们在启发科研思路的同时,还加强了摄影艺术的修养,促进了学生在多学科的融合发展。”
“通过这门课程,我了解一些基本的气象知识,特别是太阳光线、云的类型以及霞光方面。老师在摄影方面的经验分享让我受益匪浅。”来自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赵颖乐说。“摄影讲究的是光影和色调,不同的天气对应不同的光影,也就是说气象变化影响着摄影创作活动。”傅云飞解释,“比如在云雾、降水、雾凇、雪这种很出片的天气现象中,怎么用摄影的技巧把景物呈现出来;再比如灾害天气如何记录拍摄,都是这门课要讲授的内容。”
“课程重点是通过摄影观察和记录气象,了解气象的变幻莫测,并简单介绍ps技术,从而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气象知识将照片更好地呈现出来。”王建栋介绍。
“拍照片和做科研非常类似,做科研要吃苦耐劳,拍照片也是一样。”课堂上同学们悟出道理,看似简单的照片背后,蕴藏着摄影师前后期所付出的汗水。
“真正的气象工作者也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摄影知识的,比如灾害时评估拍摄方式、科考时记录所见所闻,或如拍摄高原和山地的地貌、朝暮湖泊水体光影等,都需要气象和摄影知识来指导,都体现了气象与摄影的密不可分。”王建栋介绍道。??????????????????????“我对摄影了解很少,既没有知识储备,也没有专业设备,但通过气象与摄影的课堂,我看到了许多广阔而壮丽的风光!我明白了摄影的艺术就是把瞬间镌刻成永恒,让美留存,并让更多双眼睛看见。”集成电路学院的张恒对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摄影是光影变幻的艺术,在这门课上我受益颇多。”
王建栋说,通过这门课,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气象学和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具备记录和分析气象现象的能力,能够运用摄影技术展示气象变化及其影响,培养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综合能力。“摄影其实是一个落点,这个落点可以让学生们打开一扇新的窗户。”傅云飞期待这扇窗户可以让学生对气象学产生兴趣,继续深入学习、研究。这就是开设《气象与摄影》的初心——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让更多的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这门课不仅是一门摄影课,还是一门地理课,激发了我对很多地方的向往,未来有机会的话,想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龙山书院的佀昀峰说。 (潘博洋 米小芾 曾青青 张筱涵 杨璐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