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 - 《鄞州二院医共体》

83岁老太太
整个胃“串门”到胸腔

原来是这个“阀门”松了

2024-05-17     浏览(2)     (0)

83岁胡奶奶因食管裂孔疝症状加重,鄞州二院心胸外科团队为其实施微创手术,成功治疗困扰胡奶奶3个多月的难题。该病发病率高,需根据病情进行手术或药物治疗。医生提醒广大市民要注意生活习惯。

原本应该在腹腔的胃和肠,竟然“串门”到了胸腔,83岁的胡奶奶因此出现各种不适症状。近日,鄞州二院心胸外科团队通过一个微创手术使其胃肠重归原位。

3个月,胡奶奶反复出现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等症状,情况愈演愈烈,已经到了不堪忍受的程度。万般无奈之下,胡奶奶来到鄞州二院寻求帮助。

接诊的鄞州二院心胸外科岑浩锋主任详细了解情况后,很快为胡奶奶安排了全腹部增强CT等检查,结果提示老人患有“食管裂孔疝”。

“人的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层扁平肌肉分隔,叫膈肌。膈肌上有一个裂孔叫食管裂孔,食管穿过膈肌上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与胃相连。”岑浩锋介绍,正常情况下食管裂孔刚好可容纳食管通过。但当食管裂孔明显增大,腹腔内的脏器就会通过食管裂孔进入胸腔,从而形成“食管裂孔疝”。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岑浩锋说,食管裂孔疝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增加而不断升高,50岁以上、肥胖的女性是这种病的高发人群。

岑浩锋表示,对于食管裂孔疝,如果胃食管反流症状较轻,一般建议先进行药物治疗。但对于症状较重或已出现食管溃疡、食管狭窄、较严重的胃食管反流、严重出血及吸入性肺炎等情况的,都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日前,岑浩锋主任团队成功为胡奶奶实施了“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使食管裂孔恢复正常大小并重建抗反流屏障。经过2个小时的微创手术,困扰胡奶奶3个多月的难题终于迎刃而解。

岑浩锋提醒,食管裂孔疝的发生除了有食管裂孔周围组织发育不良,食管周围左、右膈脚肌纤维发育异常等先天因素外,也与一些后天因素有关,如膈食管韧带蜕变、松弛,腹腔内压力升高,食管挛缩,手术和外伤等,而这些往往又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他建议广大市民戒烟限酒并控制体重,尽可能选择清淡饮食,睡前2小时一3小时避免进食。如果发现有反酸、烧心等症状,已经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应注意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周哲静、谢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