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需要我们以新思路、新理念,以实招、高招、绝招加以应对和解决。人才队伍是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动力之源。在新形势下谋划和思考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我们从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把握人才队伍建设的阶段性新要求,聚焦未来发展需要,坚持党管人才,以系统观念系统方法,统筹全局和局部、当下和未来、继承和创新等关系,全面构筑学校人才工作新优势。
韦国潭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学校人才工作,要从三方面入手:要“引得来”,坚持增量选优,打造人才集聚的“强磁场”,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特别是能够引领发展的顶尖人才。要“育得好”,坚 持 存 量 提 质 ,做 大 人 才 储 备“ 蓄 水池”。通过超常举措固本、激活、调优,提升现有人才队伍的质量。要“留得住”,坚 持 变 量 制 胜 ,涵 养 人 才 发 展“ 生 态圈”。要不断加大有形资源建设力度,强化无形资源涵育,着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营造潜心治学、追求卓越的发展好环境。
韦国潭强调,要强化使命担当,努力以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再启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要提高站位,在为人师表和立德树人上下功夫,争做“四有”好老师。要沉潜精进,在学术研究和事业发展上下功夫。助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发展,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科研水平。要聚力协同,在团队和平台建设上下功夫。牢固树立“事业引才、事业留才、事业育才”理念,努力构建事业与人才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
韦路作学校人才工作主题报告。报告总结了学校人才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挑战,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战略举措和实施路径。他指出,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优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外引内培高端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和人才评价体系,在高层次人才引育、专业师资队伍壮大以及标志性成果产出方面硕果累累。
韦路强调,要清醒地认识当前学校在人才引育机制、人才团队建设、高端平台支撑等方面面临的机遇形势和困难挑战,在下一步人才工作推进中,要统筹做好“四个坚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培根铸魂,不断增强人才向心力;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固本强基,不断增强人才创造力;坚持重点项目推进,育优强特,不断增强人才贡献力;坚持以人为本导向,惠才爱才,不断增强人才凝聚力。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传媒格局日新月异,传媒教育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成为真正的传媒教育家、时代的“大先生”、学生的“引路人”,为早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智慧。
陈兵指出,如何将会议精神落到实处,需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担当。要亲自抓人才工作,对重点难点问题要亲自研究推动,把人才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细化措施,确保工作实效。要制定详细计划和方案,多措并举、创新方式,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力求实效。协同合作,形成工作合力。要打破部门壁垒,促进资源共享、工作联动,全校上下协同作战,凝聚推动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
学校人事处(人才办)对《浙江传媒学院“求真学者计划”实施办法(试行)》《浙江传媒学院“雏鹰计划”实施方案(试行)》《浙江传媒学院“青媒计划”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进行了政策解读。人文社科与创作处从职能部门角度介绍了学校为广大科研人员的科研与创作工作提供的依托支撑。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学院分别围绕各自单位发展实际,分享了学院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及下一步举措。人才代表葛继宏、杨超从人才成长角度分别讲述各自的思考与感悟。
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教学部党政负责人,学校各类人才代表、民主党派负责人等10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