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安徽工程大学 - 《安徽工程大学报》

安徽工程大学2025年新年献词

2024-12-31     浏览(71)     (0)

这篇文章是学校党委行政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新年祝福的贺信。学校在2024年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学校将致力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祝福祖国和学校新年快乐。

日征月迈,岁序更新。在2025年钟声即将敲响的美好时刻,我们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美好的新年祝福!

拼搏书写春秋,笃行成就非凡。2024年,我们矢志如一、砥砺前行,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时刻牢记建设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使命任务,守正创新、奋力拼搏、善作善成,奏响了奋斗收获成色足、发展画卷亮色多的华美乐章,在学校办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4年,我们使命在肩,初心如磐,党建引领聚势赋能。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抓实“四学”、推进“五个结合”,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推进“三探式”思政课改革,牵头建设全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宣城),承办全省高校思政委员培训,成立“红色骑行”思政工作室,红色“骑”迹体验馆和红色骑行文化长廊投入使用。党建“双创”建设取得新成效,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全国全省高校“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3 个。2023 年省委综合考核获“优秀”等次。学校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状”,1人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

2024年,我们以生为本,培根铸魂,立德树人启智润心。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改革。服务省十大新兴产业专业占比83.7%,位居省属高校首位。获得全国高校教师技能创新大赛等国家级高水平竞赛一等奖15项,国家级A类赛事一等奖及以上17项,蝉联“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冠军(全国首个),首次获得“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荣获安徽省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 A 级,相关做法入选教育部思政司评选优秀案例。持续推进安徽高等研究院芜湖分院建设,23名研究生正式入驻奇瑞,央视新闻对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经验做法予以推介。推进国际工程师学院“国际化”建设,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合作,出访俄罗斯技术大学等3所高校,录取硕士外国留学生48名,留学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获批“安徽省国际交流合作基地”。省内理科招生投档线稳居省属高校第四,连续两年荣获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突出激励。

2024年,我们锐意进取,奋勇攀登,内涵发展争先进位。全面推进博士立项单位建设工作,承办第八届中国系统科学大会和第十四届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学科影响力持续增强。3 个学科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生物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省高峰学科绩效评价中获得“较好”等次。系统科学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全部顺利通过专项合格评估,新增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 37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项,国家基金35项,实现历史性突破。连续四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荣获2024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奖一等奖4项,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11个校企共建研发机构获批为芜湖市重点研发创新平台。入选行业特色高校(培育),立项5类7个建设项目。新增博士(后)师资105人,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4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入选学者16人,获批省级以上人才项目26项,引进B类人才2人。

2024年,我们乘势而上,笃行不怠,社会服务提质增效。深入推进“一学院一中心”“一企业一副总”建设,选派69名教师赴企业担任“科技副总”,86 名教师赴企业挂职实践。签订横向合同近 700 项,到账经费2.4亿元,2项成果群作价入股金额超300万元。建立“1+N”订单化校地合作模式,与7个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获合作专项资金超 3000 万元。注册成立芜湖市绿色食品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校属企业营业收入近 3000 万元。在2024年第二季度创新型省份建设中排名第3,作为高校唯一代表在省辖市市委书记市长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新增继续教育合作办学单位2 个,办学收益突破 1000 万元。强化校友会、基金会建设,成立5个地方、行业校友分会。消费帮扶资金累计100余万元,面向采购金额800余万元,位居省属高校前列;获批省乡村建设高校联盟理事单位,连续3年获得“好”等次。

2024年,我们心系师生,用心用情,和谐校园凝心聚力。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获全国全省文化类赛事奖励9项,获批全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全年在新华网、《光明日报》等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报道158篇次。完成校史馆概念设计方案征集,收集整理档案3114卷2087件。荣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全省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称号。获批地方政府专项债扶持资金,学科大楼等三栋单体建设稳步推进,学校荣获“全省教育基本建设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推进“数智校园”建设,食堂成本核算创新做法入选安徽省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优秀示范案例,并被《中国教育报》专题推介。健全警校联动机制,开展反电诈教育,获全省高校实验室安全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预警网络体系,获批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推深“银龄助航”行动,持续加强老年大学建设,1人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获集体和个人荣誉16项,撰写提交提案议案社情民意41份。

2024年,我们管党治党,正风肃纪,政治生态清风正气。高标准完成十一届省委第七轮巡视工作。深化党委与纪委沟通会商、监督协同联动机制,构建“清单化”“闭环式”督查工作机制。紧盯招标采购、项目维修改造、招生考试、财务收支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做好日常监督检查。督促推进科研管理服务工作规范化。完成学校原党政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整改。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开展第二届党委巡察发现问题“大起底、改到位、增实效”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1+N”巡察制度体系。多措并举构建廉洁文化建设新态,统筹推进法治教育,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办学治校和改革发展环境。

时代眷顾奋斗者,星光不负赶路人。回顾这一年所取得的成绩,辛苦备尝、成之不易,但功不唐捐、天道酬勤。正是全体安工程人心怀共同的梦想负重前行,才让我们争创博士授予单位、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信心决心更加坚定。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谋划“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学校即将召开第三次党代会,面向新征程、站在新起点,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保持内心的笃定坚强和前行的勇毅担当,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服务支撑安徽“三地一区”建设中续写学校新的辉煌!

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祝愿工程大学桃李满园、事业兴旺!

祝愿全体师生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校党委书记:image.png校长: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