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石油摄影报 - 中国石油摄影报

新疆油田:让科技创新成为油田高质量发展“加速器”

2024-10-31     浏览(12)     (0)

新疆油田公司风城油田作业区和陆梁油田作业区推广创新基金项目,提高油藏开发效果,降低生产成本和运维成本。新港公司推广利用废旧轮胎胎侧作为井口光杆密封盒填料的新技术,提高井口密封效果和资源利用效率。这些措施对油田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新疆风城油田作业区

新疆 曹宇超 10月30日获悉,新疆油田公司风城油田作业区为进一步拓宽SAGD技术界限、完善SAGD开发技术体系,于2013年启动原油粘度大于5万厘泊、渗透率小于1达西的超稠油Ⅲ类油藏开发,井组转抽后开发规律未呈现Ⅱ类油藏三年汽腔到顶、产量达峰并长期持续稳产的特征。今年,该作业区直面Ⅲ类油藏提产增效的诸多挑战。

为从本质上改善Ⅲ类油藏开发效果,该作业区科研人员结合前期高压扩腔易窜和低压扩腔缓慢的实践矛盾,围绕加速扩腔、稳定生产两条主线,改变传统双水平井SAGD恒压持续生产模式,创新提出吞吐扩腔开发政策,制定超应力注汽实现储层扩容强化加速汽腔扩展、注采分离实现水平段均匀动用、多轮高速吞吐降低环境压力三大调控方向,全面提高Ⅲ类油藏开发效果。同时开展气体、多介质辅助措施,进一步提高吞吐扩腔措施效果。从试验到推广,再到最大规模实施,历时3年,累计施工95井组1167井次,阶段增油21.2万吨,平均单井组日产油提升4吨,油汽比提升0.06,实现Ⅲ类油藏开发量效双升,突破劣质储层低开发效益的瓶颈。

新疆陆梁油田作业区

新疆 喻鹏 10月30日获悉,新疆油田公司陆梁油田作业区LU9181井实施第二次携砂挤液,措施后开井已满足配注要求,并降低注入压力5MPa左右,有效对地层进行解堵。目前,LU9181井在未启用增注泵的情况下已满足配注注水21天。

据悉,该作业区经过二十余载开发,注水压力不断升高,利用常规挤液对地层解堵的有效率正逐渐下降,导致近几年增注泵数量不断增加,维护费用逐年攀升,急需对挤液参数进行优化调整,提高解堵成功率,逐渐减少增注泵用量,减少运维成本。

该作业区科研人员从油藏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优选出第一批井计划采取携砂挤液拆除增注泵的试验井,在保证现场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扩大施工规模,提高加砂量和总注入量。9月下旬,该作业区对LU9181井开展携砂挤液二次施工。施工过程中,科研人员密切关注着现场施工各项参数的变化,谨防施工压力过高出现套漏问题。施工注入压力由初期17MPa下降至8MPa,停用增注泵恢复系统注水正常,解堵效果明显,证明携砂挤液试验的成功。恢复系统注水后预计每年可节约单井增注泵维护费用约12万元。

新疆油田新港公司

新疆 高浩原 张羽琦 10月28日获悉,新疆油田新港公司推广的集团公司创新基金项目引进的利用废旧轮胎胎侧作为井口光杆密封盒填料的新技术,经过近半年的试验应用,获得显著成效。针对井口密封问题频发的高含水井,将井口密封填料平均使用周期从不到一周延长至50天以上,总结形成适合高含水井生产的井口密封方法和操作技巧,并设计制作快速加装的工具。

据了解,运用上述技术和配备工具,一线班组能更快速地适应新填料的使用,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同时,500余根废旧轮胎胎侧填料的发放也体现新港公司对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视。这些填料成本低廉,性能优越,能有效提升井口密封效果,减少原油刺漏风险。该项创新在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