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深圳大学 - 《深圳大学报》

深圳大学“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共同体项目启动

探索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新模式、新路径

2024-12-16     浏览(205)     (0)

【本报讯】(记者 王若琳 李世卓)1215日,深圳大学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共同体项目启动仪式在深圳大学丽湖校区举行。深圳大学作为牵头高校,将与17家成员单位共同探索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新模式、新路径。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玲,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曾相莱,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王汝津,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张妙珍,南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远辉,南山区委常委、副区长夏雷,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吴报水以及罗湖区、南山区、龙岗区、坪山区教育局,深圳图书馆,深圳市少年宫相关领导,深圳大学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共同体项目共建单位领导,共同体专家委员会专家等出席启动仪式。全市的中小学师生代表、共同体项目成员单位师生,以及社会各界观众共7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推进《深圳市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大中小学育人链条的有效衔接、贯通与联动,深圳大学牵头并联合市属及各区中小学校、教研机构和文化单位,发起成立深圳大学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共同体项目。项目将立足深圳所需、高校所能,充分发挥牵头高校深圳大学在人才和科研等方面的优势。

 

【共同体项目成员单位17家】

深圳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深圳图书馆

深圳市少年宫

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

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

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深圳小学

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翠园教育集团

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白石洲学校

南油小学

前海创新教育集团前海港湾小学

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

龙岗区科技城外国语学校

东北师范大学深圳坪山实验学校

 

涵盖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初中、小学、教研机构和文化单位。成员单位将秉持相互支持、优势互补、协同联动、共创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联络协调机制、项目管理机制和定期交流机制,充分发挥各自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学科、人才等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新模式、新路径,形成一批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典型经验,努力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方面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项目还聘请了具有丰富教学、科研和实践经验的13位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为一体化建设工作提供指导和咨询。

据悉,该项目主要举措包括通过加强研究力量、开展联合教研,推进教研一体化提质;通过打造思政金课、加强交流展示,推进课程一体化实施;通过打造理论品牌、推动特色实践,推进活动一体化开展;通过壮大工作队伍、开展阅读行动,推进队伍一体化建设;通过完善共享机制、激活共享平台,推进资源一体化融通。

启动仪式上,共同体项目牵头高校代表、深圳大学党委常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红介绍了深圳大学在思政一体化建设中所做的实践探索。近年来,深圳大学在思政育人工作方面积极探索创新:讲好深圳故事,成立改革开放研究院,打造《深圳改革开放史》特色思政教材和课程,在思政教育中融入深圳改革开放火热实践和生动例证;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星空下的思政课”“舞台上的思政课活动,通过一系列浸润式、互动式、体验式思政教育,让理想信念在青年学子心中深深扎根;高度重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以院士进中学”“大师面对面”“校园开放日”“科普教育周”“同赏一部剧”“同上一堂课等活动形式,切实推进大学牵引、区域联动、大中小学衔接贯通的一体化协同育人。

共同体项目成员单位、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何石明感谢深大邀请深外成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共同体项目的成员。他表示,深外将根据教育规律,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指导下,把项目落地好,把教育做好,为家庭培养好一下代,让孩子在深外百花齐放成长,如竹子一般挺立,始终保持健康的姿态,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授牌仪式上,张玲、毛军发、曾相莱、王汝津等为共同体成员单位授牌,并与吴报水、王远辉、夏雷以及各区教育局、成员单位领导共同按下启动装置,深圳大学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共同体项目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后,与会师生观看了音乐剧《心中的歌》。作为落实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具体创新举措,深圳大学和深圳市音乐剧协会联合创作了大型原创音乐剧《心中的歌》。该剧故事题材源于著名电影电视导演叶大鹰的音乐电影《红领巾》剧本,讲述了一个革命家庭以半张曲谱为线索,传承家国之爱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