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电视主持人、企业家杨澜是中国传媒界的杰出女性代表。她在她的著作《幸福力》中分享到,虽然她曾在事业初期面临激烈竞争与公众压力,但她始终强调关注积极情绪和自我成就等因素对于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性,并坚持专注生活中的小美好使自己始终保持积极心态。这样的习惯助力她逐步从央视《正大综艺》的主持人蜕变为跨国传媒企业的创始人。杨澜将目光聚焦于事业发展带来的成就感,而不是害怕失败和质疑的声音。当面对困难时,她关注解决问题的途径而非消极情绪,最终赢得社会的认可。杨澜的成功故事充分展示了积极注意力取向如何帮助个人突破困境,实现卓越成就。什么是积极注意力?它为何重要?积极注意力(Positive Attentional Bias)是指个体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于生活中积极的事物、正向的信息以及自身的优点和成就,而非消极事件和负面情绪的倾向。这种能力帮助人们放大美好,缩小焦虑,增强自信和幸福感。
对于大学生而言,积极注意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当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挑战或未来规划焦虑时,积极注意力可以使人更乐观地看待问题,减少自我怀疑。研究表明,积极注意力取向能够提升心理韧性、情绪稳定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大学生的成长和成功奠定基础。积极注意力取向如何助力大学生成长?滤掉不开心,轻装上阵积极注意力帮助大学生学会将注意力放在生活中值得感恩和欣赏的事情上,比如友谊的温暖、学业的进步或一次愉快的经历,从而淡化失败或挫折带来的消极感受,让内心保持轻松愉悦的状态。
滤掉负能量,保持正能量面对竞争压力或批评时,积极注意力引导大学生专注于自身优势和解决方案,而不是沉溺于负面评价中。这使他们能够积累动力,而不是被压力消耗情绪。
滤掉未来焦虑,勇敢前行积极注意力取向促使大学生关注每一步的努力和收获,而不是对未来未知的担忧。当他们集中精力于当下行动时,就能以更稳定的心态面对未来挑战,勇敢追梦。如何训练自己的积极注意力取向?方法一:感恩日记训练每天记录三件让自己感到感激的事情,无论大小。例如,一顿美味的早餐、一位朋友的鼓励或一次学习上的进步。这种训练帮助大脑形成积极注意力的神经通路,逐渐养成发现生活美好的习惯。
方法二:积极自我对话练习大学生容易因为考试成绩、人际关系等问题自我否定,因此可以通过积极自我对话来反击消极想法。每当遇到困难时,可以练习用“我已经尽力了,我还能继续改进”或“这个挑战是成长的机会”来取代自责与怀疑。这种语言调整能够有效改善心态,激发自信。
方法三:关注信息源的正面信息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很容易被社交媒体上的负面信息淹没。因此,可以主动筛选关注积极内容,例如观看励志演讲、阅读成长类书籍或关注优秀榜样故事,从而减少负面输入,增强正向激励。例如,关注像杨澜这样的成功人士经历,学习她们如何用积极注意力战胜挑战,从而激发自己的动力。
方法四:正念冥想练习正念冥想是培养积极注意力的有效工具。每天抽出10分钟,专注于呼吸或身体感受,将注意力带回当下,避免头脑陷入对未来的焦虑或过去的后悔。长期坚持冥想不仅能增强注意力控制力,还能帮助大学生在压力环境中保持内心平和。
积极注意力取向是一种可以训练和习得的心理能力,它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减轻压力、增强信心,还能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更有动力和勇气去追求梦想。杨澜的成功故事证明了这种能力的巨大价值,而大学生们也可以通过感恩训练、正念冥想和积极自我对话等具体方法,逐步培养自己的积极注意力,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让我们一起将注意力投向生活的阳光面,以轻装上阵的姿态迎接每一个明天!(心理发展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