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 月 4 日 至 7日,我校与德国图宾根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德奥古斯丁研究双年会·东西方文明视野中的奥古斯丁”在泉州举行。
会议期间,校长吴剑平会见图宾根大学校长卡拉·波尔曼(Karla Pollmann)一行。吴剑平表示,图宾根大学是德国历史悠久的高水平大学,期待两校在现有良好关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推进中德与中欧文化交流。卡拉·波尔曼赞赏华侨大学的开放姿态,认为教育交流是加深德中、欧中沟通理解的重要渠道,建议两校拓展更多领域、更深层次合作。图宾根大学哲学研究所、宗教学、汉学系学者代表,我校副校长王丽霞、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负责人等参加会见。
本次会议聚焦奥古斯丁对东西方文明的影响、中国对奥古斯丁的引入与吸收、奥古斯丁与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比较等领域,共有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德国、法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的 30 余位学者与会研讨。
卡拉·波尔曼教授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出发,阐释了奥古斯丁思想中对个人自主与社会实践正义之间的关系及其互动。图宾根大学讲 席 教 授 沃 尔 克·德 科 尔(Volker Drecoll)从全球史、社会与政治生活、历史上的秩序等方面,解读了奥古斯丁本体论之永恒性的深远历史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周伟驰研究员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张迎迎博士共同就明清之际西学东渐对于奥古斯丁思想汉译引介传播的两种不同路径进行汇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花威教授比较了奥古斯丁内省良知与孟子自足良知的不同侧重及其互补可能性。图宾根大学约翰内斯·布拉赫滕多夫(Johannes Brach-tendorf)教授通过解读明清之际翻译奥古斯丁 《天主实义》 的汉语语词选择及其思想,分析奥古斯丁灵魂不朽、自我反思与古代中国以“仁”为核心的“人性”思想之间的融通与差异。我校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寇哲明博士在现代化语境中,比较了奥古斯丁与中国儒家在当代全球化时代的影响及其思想生命力。
据悉,“中德奥古斯丁研究双年会”由我校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与德国图宾根大学于 2018 年联合发起,是学校积极参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宗教中国化以及教学科研国际化的重要工作。第一届会议“奥古斯丁研究的中德前沿对话”于 2019 年在图宾根大学举行。
(常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