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华大学 - 《南华大学报》

南华大学新知学堂第 18 期开讲

作者:周小芳    
2024-12-31     浏览(31)     (0)

南华大学新知学堂第18期举行,德国培训团组分享了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等先进经验,并提出了建议。学校领导充分肯定了学习交流成效,并鼓励大家将所学所感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此次德国学习培训团组参加了高质量培训课程和知名企业调研。

本报讯    12 月 25 日晚, 南华大学新知学堂第 18 期在红湘校区图书馆一楼新知学堂举行, 2024 年德国培训团组在会上作团组研学汇报。 校党委书记高山、 校长张灼华出席, 校党委委员、 纪委书记刘杏花主持会议, 全体校领导、 党委委员参加。

团组分享环节由培训团团长、 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谢四平主持。培训团副团长、研究生院院长李乐以“学思悟并举 奋进双一流”为题,详细介绍了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科研创新与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深入剖析了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 智能制造、“隐形冠军”企业以及汽车工业转型等议题,并就学校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中交流互鉴、扬长避短提出了建议。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谢东, 核科学技术学院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系主任、 先进核燃料循环化工研究中心副主任殷祥标,人力资源处副处长、人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章求才,衡阳医学院党委书记、小组长曾国,附属第二医院大外科副主任、普通外科主任邓礼明, 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党委书记胡海波等 6 位团组成员代表结合自身和部门工作实际,分享了培训体验,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德国工业 4.0、隐形冠军企业、人才国际化战略、双元制教育、医教研协同等方面的深刻理解。

张灼华在总结讲话充分肯定了培训团学习交流成效。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他说,新时代高水平大学建设, 国际化非常重要。 要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过程中, 深入了解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和文化, 分析其他国家大学运转、 人才培养模式背后的得与失, 不断吸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 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目标与特色, 大力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 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他勉励大家坚持运用创新思维, 在互学互鉴中不断提出并解决新的问题, 将此次德国之行的所学所感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 为学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德国学习培训团组为期两个星期, 由20 名骨干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组成。 期间参加了美因茨大学、 海德堡大学、 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 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等高校提供的一系列高质量培训课程, 调研了巴斯夫(BASF) 集团等知名企业, 近距离接触并深入了解德国高等教育体系及其改革与创新、 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与高校科研架构、 卓越集群的跨学科建设、 产学研一体化与校企合作实验室的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学校中层正职、 校本部中层副职、 第二期青骨班全体学员以及 2024 年德国培训团组全体成员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