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济宁学院 - 《济宁学院报》

归路

2024-04-15     浏览(6)     (0)

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秋天的回忆和思考,包括对家乡和未来的展望,以及与老太太和奶奶的相处时光。文章强调了追求理想和梦想的重要性,并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初心。

七八月的天也阴晴不定,我坐在那有些裂痕的秋千上,晃着那花棉鞋包裹的脚丫,盯着黄褐色路对面的几颗枫树静静的发着呆。忽而一阵风吹过,我感受到了许久未有过的凉意,不自觉的微微战栗。

或许是那树的生长规律,或许是那阵风的吹动,又或许是那顽皮的猫又爬上了树。几片叶子从那棵不太高的树上缓缓飘落下来。我不自觉的慢慢走进,捡起那几片有些泛黄的落叶,仔细的观察着枫叶边缘的锯齿,轻轻的抚摸着那凸起的经脉,感受着生命的鲜活。

我想,能在二零二三年立秋的日子对几片落叶分外上心也是既定的缘分,便把它们做成了精致的标本,夹在了厚厚的日记本里。

抱着有些褶皱的日记本,踏着步子坐回秋千上,静静的翻着。……2020年,立秋,天气晴阳光穿过枫叶的缝隙,打在那刻着岁月痕迹的秋千上,它好像有些老了,但依然能荡起我。我坐在秋千上,晃着腿,晒着太阳,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旁边的老太太聊着天。旁边的老太太,戴着有些年份的老花镜,手里纳着鞋底,说是冬天给我做双暖和的花棉鞋……

那花白的猫也依偎在老太太的脚边,懒洋洋的躺着,连那眼皮也不舍的抬一下……

……2010年,立秋,天气晴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今天,我非常非常高兴,我和奶奶一起做了一个秋千,奶奶一推,我飞的好高好高……”

翻着翻着,那字看不清了,抬头,漫天的星星映入眼帘,俯身抱起不知道什么时候趴在脚边那胖乎乎的猫,一下一下的撸着毛,“你说,哪一颗是她呢?”

秋天的悄然临近也预示着离开家乡前往学校,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哪怕理想是自己一直的追求与向往,可离开故土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伤。

日月星辰的更替不会因为我的感伤而静止,求学的任务也不能停下脚步,那便收搭行囊,出发……

总觉得六百里是遥远的,远行是不易的。而第一个任务是接新生,那瘦瘦矮矮的女孩子,好像熟悉的陌生人。她从遥远的南方城市而来,不说几万里,也有几千里路了,跨了大半个中国。飞机,高铁,汽车,公交车……数不清的换乘次数,几个日夜的奔波,来到这隐于遥远北方县城的陌生地方,我心中便出现了一个压不下去疑问,值得吗?

转念又一想,她的选择总有她自己的理由,就算生成语言的答案又是她真正的内心所想吗?并不见得。我们只是聊着这一路颠簸,讲着学校的环境,告诉她我在这里的故事……走着走着就到了分离的时刻了,转身就是自己的路。

“这是全新的开始!”声音不大却像长了腿一样向我脑子里钻,简单的几个字滞住了我的脚步。

透过时间空间我看到了两年前的自己。教小孩,不上大学就可以,读了十几年的书上大学还是去教小孩?

我坚定的说,“一定是不一样的”。总喜欢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觉得会省些自己的力气,可终归是别人的路,困在别人的格子里。我相信,现状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系统的高等教育总会让我找到相对正确的状态。那时的我眼里是有光的,哪怕不知道怎么走这条路,但是终归是有方向的。

“喜欢,就去吧!”这是那个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太太说的唯一一句话。好像它随着那一年的落叶凋零了,如今再次萦绕耳边。

我总是盯着眼前的路,却丢了那满眼星星的的女孩。秋季不仅仅是落叶冷风的悲凉萧瑟,更是硕果累累的收获。

我抬头看见那压弯了腰的柿子树,挺了挺身子,向着前方走去……是初心,亦是归路。

(济宁学院2021级教师教育学院 吕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