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两岸同胞相聚在圣城,以春之名,崇圣展礼,共叙乡情,迎来了 2024 海峡两岸文化春会,下面请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去看看海峡两岸文化春会吧。
“华夏传世艳阳天,文化灿烂赞歌传。”海峡两岸一家亲,同宗共祖脉相连。孔子是儒家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符号,需要我们将其传承弘扬,让其文化不仅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当记者问到对孔子文化春会的了解时,一位来自 2022 级教师教育学院的同学回答道:“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是群众性儒礼推广活动,是推动两岸交流文化的重要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展现文化的包容性和兼收并蓄。”千年文化永流传,传统技艺现风采。孔子文化沁两岸,春会交流映新象。当记者问到在参加孔子文化春会中印象深刻的环节时,一位来自 2023 级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同学回答道:“海峡两岸文化春会进行了40余项的非遗项目展演。在这里我体验投壶、插花、书画、漆扇等传统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感悟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的创新举措,那当记者问到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对大学生有什么意义时,一位来自2023级美术学院的同学回答道:
“通过参加这个活动,我体会到了两岸文化的深刻底蕴,领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了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的信念。”。文化兴则国家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当记者问到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一位来自 2022 级人文与传播学院的同学回答道:“我们应坚定理想信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加开放、包容、互鉴的姿态展示给世界,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推进人类文化交流与交融,让世界变得更加绚烂多彩。”
孔子思想耀两岸,春会盛景润心田。海峡两岸孔子文化的交流加深了两岸同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加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吾辈青年应当趁风华正茂,恰似少年之时,奋勇接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火炬,携手点燃奋斗。
(本报记者:王娣 吴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