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荣获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
本报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决策部署,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共同指导,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出资,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了“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项目。该项目旨在表彰和鼓励那些积极投身基层工作、在基层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校毕业生和指导教师。近日,2023-2024年度“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揭晓,全国共458名师生获奖,山西省共有11名学生、1名教师获奖。其中,我校史成安荣获“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教金”,毕业生戎磊荣获“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金”。此次获奖彰显了我校在推动毕业生基层就业方面的显著成绩。
在校党委、校行政的领导下,史成安作为我校就业创业中心主任,在努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各项工作的同时,始终将基层就业工作摆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带领就业创业中心一班人构建了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工作机制。在他的努力下,我校基层就业数量连年增加,大量毕业生投身到西部、基层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近五年共有328名毕业生投身基层建设队伍,其中包括42名应征入伍的学生、69名大学生村官、110名基层选调生以及107名参与西部计划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同时,他多次前往基层边远地区看望我校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这些体现了史成安在推动毕业生基层就业方面的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也彰显了我校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方面的显著成效。
戎磊同学2014年至2018年就读于我校体育学院,毕业后毅然选择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底雅乡工作,成为了一名扎根基层、服务边疆的基层干部。在边疆地区,他恪尽职守、严于律己,以实际行动履行着新时代新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积极参与维稳工作,深入困难地区开展调研,化解矛盾纠纷,为农牧民群众送去温暖与关怀。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戎磊同学的事迹不仅展现了我校毕业生的优秀品质和奉献精神,更为广大毕业生树立了榜样。
这两项荣誉的获得,是对我校基层就业工作的充分肯定,将激励我校继续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进一步加强基层就业工作,鼓励更多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宣星宇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三位研究生荣获“华为杯”
第二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本报讯 12月8日,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华为杯”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典礼在山东大学举行。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宝建教授指导的韩嘉祎同学,张红兵教授指导的全文恬同学以及冯珍教授指导常云琪同学荣获本次大赛一等奖,实现我校在本竞赛中的历史性突破。
“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面向在校研究生进行数学建模应用研究的学术竞赛活动,是广大在校研究生提高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科研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大平台。本届大赛于2024年9月21日至9月25日举行,共有来自国际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521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0247队研究生(含国际赛道)参赛,国内国际赛道共评选出一等奖242队(获奖比例为1.19%),二等奖2742队(获奖比例为13.54%),三等奖3927队(获奖比例为19.39%)。
近年来,我校学子多次在各类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本次大赛中,我校再创佳绩,全校27支参赛队伍中共有7支队伍斩获国家级奖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这样的成绩充分展现了我校在数学建模领域蒸蒸日上、力争上游的强大实力,也是我校学子刻苦努力、创优争先的体现。学校将继续加强数学建模竞赛工作,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闫绪娴
经贸外语学院郭金晶团队荣获
“外研社·国才杯”英语组短视频国赛银奖
本报讯 12月9日,经贸外语学院传来喜讯,由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郭金晶带领的团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荣获“外研社·国才杯”英语组短视频赛项国赛银奖。此次比赛以“数字中国”为主题,旨在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展现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创新。
本次赛事分为省赛(郭金晶团队获得山西赛区金奖)和国赛两个阶段,吸引了全国众多高校学子的热情参与。经过层层筛选,共有446个作品晋级国赛。国赛评委团队最终从6259个参赛作品中评选出金奖作品20个(包括冠军1个、亚军2个、季军3个)及银奖作品120个。
郭金晶团队的作品《“数字列车”带你玩转山西》第一部分先用50元游遍山西的挑战引起大家的兴趣,然后到达目的地山西文旅数字体验馆。主旨就是在数字中国的时代,我们可以以最小的成本触摸历史温度,感受壮美山河。
经贸外语学院一直积极探索并践行“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育人模式”,强调将比赛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技能大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此举既突出了学院的教育理念,又展示了具体的实践成果,能够有效传达出学院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郭金晶团队的获奖,不仅是个人和团队努力的结果,也是学院教育教学成果的具体体现。学院将继续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挑战中成长。
王宇宏
我校在山西省第十三次社会科学研究
优秀成果奖评选中喜获佳绩
本报讯 山西省第十三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共评出优秀成果284项,其中,一等奖25项,二等奖70项,三等奖94项,优秀奖95项。我校在此次评选中表现优秀,共荣获45项奖项,包括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5项和优秀奖15项,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成果获奖率达88.2%,充分展现了我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综合实力。
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由省委、省政府授权,省社科联负责具体组织与承办,是省内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每两年举行一次。该奖项致力于促进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进步。
我校荣获山西省第十三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的分别是:金融学院高侯平老师的著作《中国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识别和监管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法学院孙淑云老师的著作《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的法律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会计学院田祥宇等老师的著作《山西高质量发展报告2021》(山西经济出版社)。
胡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