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武汉音乐学院 - 《武汉音乐学院报》

学校组织召开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交响组曲:敦煌妙染四帧》专家研讨会

2024-11-30     浏览(13)     (0)

学校召开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交响组曲:敦煌妙染四帧》专家研讨会,与会专家对作品创作思路、演出效果、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建议和意见。项目组表示将进一步总结、修改、完善、提高,努力打造文艺精品。


本报讯(通讯员 李世琳)11月6日上午,我校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交响组曲:敦煌妙染四帧》专家研讨会在六楼会议室召开。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高雁,国家艺术基金监督专家、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副院长朱才勇,国家艺术基金监督专家、湖北省京剧院作曲杨德才,国家艺术基金监督专家、湖北省歌剧舞剧院艺术创编中心编导吴媛婕,湖北省文联原副主席王原平,星海音乐学院原副院长雷光耀,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洪凯,江汉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轶,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原副馆长周曼丽,科研处处长杨和平,艺术实践处处长解骏,作曲系主任赵曦,学报《黄钟》常务副主编张璟,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晓辉,项目负责人作曲系靳竞,项目主创成员作曲系青年教师罗林卡、赵子翔、庞悦、王子鸣、苏杨杰参加会议。会议由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谭勇主持。

高雁代表学校对出席音乐会和研讨会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她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交响组曲:敦煌妙染四帧》的建设工作,希望各位专家对项目的实施情况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项目组将充分吸收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在后续演出工作中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力争高质量完成项目的建设工作。

项目负责人靳竞从项目的价值追求、整体构思与艺术设计、前期创作和实施情况等三方面对作品作详细介绍。随后,与会专家结合项目首演情况,对作品创作思路、演出效果、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讨。

朱才勇对项目首演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他认为创作团队对作品篇章有着合理的结构性安排,每个乐章都有相对独立的主题,但整个作品结构与风格统一,合理地设计各个乐章的结构和顺序,令整个组曲具有逻辑和连贯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既不失去敦煌乐舞的精髓,又能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

杨德才认为作品起承转合关系的四乐章交响乐组曲的形式为该作品的一大特色,中国传统乐器音色和西洋乐器音色的重组提炼艺术化呈现了敦煌遗产的美学精神,以音乐的律动和流动性赋予了静态图像的时间感和空间意境,展现了深层次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吴媛婕表示作品通过音乐语言传达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哲学思考。作曲家通过精心编排的旋律,将个人的情感体验、对时代的感悟融入作品之中。每个乐章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情感色彩,通过不同乐器的组合和交替,创造出层次分明、色彩斑斓的音乐画卷。乐团成员精准地把握乐曲的风格和情感,指挥将这些元素统一起来,引导乐团呈现出最完美的音乐效果。

在自由研讨环节中,雷光耀、王原平、周曼丽、洪凯、张轶等校外专家,和孙晓辉、赵曦、解骏、杨和平等校内专家和五位作曲家们围绕创作题材风格、艺术表现形式、演出效果、项目后期演出组织和实施等方面作交流发言,并提出了建议和意见。项目组表示,在后续工作中,瞄准出精品、攀高峰、育人才的目标,进一步总结、修改、完善、提高,努力打造文艺精品。

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