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带着高考成绩,带着激动不已,我走进了吉林医药学院的校门。晴天似乎更增添愉悦,我看着一朵朵白云飘进吉医的天空,拥抱新的校园,像我一样。“爸妈,你们看天上,多白的云啊”,我叫嚷着,他们停下脚步看了一眼,催促着:“快走吧,以后会有更好看的云。”
在前十八年的故事里,周围的同学都带着相同的、纯净的目标———学习。我们一起心无杂念的学习着,寻找着同一个门,一个通往大学的门。
在我迷茫的大一,潜意识里还会带着高中的思维,认为我只需要学习就好了。于是我对周围同学参加什么社团、学生会以及学校组织不屑一顾。于是在我抱着书回寝室的时候,他们背着包离开寝室,我端着餐盘坐下的时候,他们拎着饭菜匆匆走出食堂。逐渐,我开始怀疑自己。
为了验证,我开始应征学生组织,加入社团,我像他们一样忙碌了起来。但逐渐我发现,这些事情就像是任务一样禁锢了我。我在强迫自己适应大家后,我还是选择了回归我的生活。
就这样,我们大四了。结束的时候总是面临选择,选择要怎么结束,选择要怎么开始。于是我又做出了和四年前一样的选择———学习。我就开始学习考取研究生,甚至这一刻我都还在简单的想:大家肯定都会选择学习。
然而,天上的云彩不仅形态各异,甚至当阳光从不同角度照射的时候,颜色都是各异的,没有哪个颜色是对的,更没有哪个颜色是错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一样的目标。每个人都在尝试适应后,然后找到了合适自己的路。
我们在大学生活中试错,在大学经历中成长,虽然我们是被高考分数选择的同一批人,但我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缤纷多样的通向未来的路,未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对错,只有不同。
离校那天,我拉着箱子走到校门口,听到一个声音叫嚷着:“你们看天上”,我下意识地抬头看,是五彩斑斓的云朵向校门外飘去,向目光所不及的地方,向更远的远方飘去。四年前飘进吉医大门的云彩,找到了自己的颜色,最后这一刻,我抬头,看见的是我们绚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