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落在我市奎文区下河街73号有一座二层楼群,那就是在潍坊餐饮文化的发展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的庆德楼酒店(2008年底拆除)。
上世纪初叶,胶济铁路的通车,清政府宣布潍县大商埠开通,外来资金的注入,使潍县的经济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期。织布业、黄烟业、手工业产品异军突起,震撼华夏。据当时的四大银行统计,潍县的经济跃入全国的第17位。老潍县从一个农村型的小城镇开始发展成一个工商贸于一体的鲁中经济枢纽。
但是,潍县城竟无有一家像样的大型酒店。只有那种二出头的小酒楼、小饭店,冯玉祥将军带着百人来潍,竟然没有一家能容纳的酒店。餐饮业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庆德楼在这时应运而生。老板谭重庆是潍县安清道德会的掌门,也算上层人物,经常到外地参加一些活动,看到大城市豪华的酒楼十分羡慕,年轻气盛的他在外地帮会的资助下,拆掉原来的小饭店,在1933年建起了混凝土结构的二层门面楼房,后面是砖木结构的房间雅座,共计40余间,可容纳三四百人同时就餐。并建有大型的地下冰窖。请天津书法大家华世奎题写的匾额 “庆德楼”,镌刻于石,真金镏字,十分气派;他到景德镇定做的全套瓷器,器皿底部印有“庆德楼”的字样。安上了电灯、电话。派郭玉华等厨师到天津、济南学习烹调技术与饭店管理。庆德楼于1934年秋开业,当时张灯结彩,人声鼎沸,盛极一时。
从此,潍县城结束了没有高级酒楼的窘境,开始书写潍坊餐饮文化新的篇章。(于家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