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通常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决策阶段,此阶段又可分为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决策阶段,最终确定项目是否立项建设,明确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建设标准等关键指标,是项目进入实施阶段的重要转折点;项目确定立项后进入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项目运营阶段。我们今天主要谈一下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相应地也有不少控制造价的有效措施值得关注。
首先,施工组织设计方面对造价影响显著。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避免窝工、材料浪费等情况出现。例如,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进度计划,能减少机械设备的闲置时间,降低机械台班费用;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和运输路线,可降低材料二次搬运成本。若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比如施工顺序混乱导致工序衔接不畅,就可能使工期延长,进而增加人工成本、机械台班费用以及因工期延误产生的其他费用等,所以在施工前,务必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严谨的审核与优化,确保其经济性。
其次,现场管理水平对造价控制起着重要作用。在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至关重要,若材料进场验收不严格,出现质量不合格产品,不仅会影响工程质量,还可能导致返工影响进度和成本,后续的退换货等处理也会增加成本;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不到位,可能出现施工效率低下、违规操作导致返工等情况,同样会使造价升高。加强现场管理,就需要安排专人负责材料验收,严格把控质量关,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与监督,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浪费。
再者,设计变更也是影响施工阶段造价的关键因素。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业主需求变化、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等,可能会出现设计变更。一旦发生设计变更,往往会引起工程量、材料、机械用量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影响工程造价。例如,原本设计的某建筑内部隔墙材料为普通砌块,若变更为更高级的隔音砌块,材料成本就会增加,同时可能涉及到施工工艺的调整,增加人工费用等。为控制因设计变更带来的造价波动,需要建立严格的设计变更审批流程,要求变更提出方提供充分的变更理由和造价影响分析,经各方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并且要及时对变更后的造价进行重新核算和调整。
此外,现场签证等情况也不容忽视,对于每一项签证,都要准确及时的计算增加工程量,按照合同约定方式进行造价核算,及时找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负责人签字并上报;综合所述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专业人员认真负责以确保工程造价始终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肖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