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财经大学 - 《山东财经大学报》

“山东中明杯”年度山东财经大学“十件大事”

2025-01-02     浏览(92)     (0)

山东财经大学积极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421”行动计划,加强人才引育,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学校高层次成果不断涌现,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1.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全校师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成立学校宣讲团,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宣讲。校长洪俊杰作为省委宣讲团成员到多家单位宣讲。根据省委宣传部工作安排,中国人民大学“陕公大学堂”专家来我校专题宣讲。加强理论阐释,专家学者在“三报一刊”发表文章 9 篇。制定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方案,组建工作专班,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关做法被省纪委监委网站等报道。



2.周乃翔省长来我校调研并为师生讲授思政课,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

11 月 26 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到我校调研,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扎实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为题讲授思政课。周乃翔希望我校始终把牢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加快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获全国“党建样板支部”2 个、“强国行”专项行动 1 个,刘培德被授予全省“担当作为好干部”,郭健入选“高质量发展强担当”省级榜样。马克思主义学院再次入选山东省重点马院。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加强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学校入选“人民网 2024 年度高校优秀校园新闻获选高校”。在“挑战杯”竞赛、“创青春”竞赛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获得全国金奖各 1 项。


3.山东财经大学第二次党代会顺利召开

省委对我校领导班子进行调整。经过认真筹备,5 月 21 日至 22 日,学校召开第二次党代会,查玉喜做题为“凝心聚力 接续奋斗 奋力谱写新时代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新篇章”的报告。大会提出了“一一三九”发展思路,即“坚持一个办学定位,锚定一个发展目标,强化三大战略,推进九项举措”,到2035 年,学校力争 1-2 个学科成为国家一流学科,总体办学实力稳居全省高校、全国财经类高校“第一方阵”。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随后,学校成立 9 个工作专班,积极落实党代会精神。

4.启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421”行动计划,发布全国高校新文科首家“AI才”教育教学专有大模型

制定实施《山东财经大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421”行动计划》;面向2024级新生开设《人工智能概论》通识课程;发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个新文科教育教学专有大模型“AI才”,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教育报等予以报道,省内外多所高校前来学习交流。


5.新增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建设取得新跃升

获批“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获批“审计”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自主设置“数据科学与财经人工智能”二级交叉学科博士授权点。召开学科建设大会,制定《山东财经大学学科建设行动方案》《应用经济学学科登峰计划》等。在 2024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应用经济学进入前8%,管理科学与工程进入前 13%,工商管理学进入前 15%,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列山东高校首位。

6.首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组建中国经济研究院,高层次成果不断涌现

洪俊杰教授、刘培德教授分别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各 1 项,实现历史性突破。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11 篇。组建中国经济研究院新型智库,首篇智库报告《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进山东高质量招商引资》获省委书记、省长批示。创设“燕山大讲坛”,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获批国家级项目 42项,立项数创历史新高,其中国家社科年度项目立项数居省属高校第二;获批教育部社科项目立项 16 项、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 52 项,均列省属高校第二。

7.我校与法国高等对外贸易学院共建孔子学院正式揭牌,国内外合作交流更加活跃

12 月 6 日,我校与法国高等对外贸易学院共建孔子学院在巴黎正式揭牌,这是我校首个孔院和山东省在海外建立的首个商务特色孔院。学校先后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师、山东省政府研究室、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山东省泰安市、齐鲁银行、潍坊学院等签署合作协议。校领导参加香港、澳门、北京、深圳等地校友论坛、校友年会活动,引发较大社会反响;教育基金会理事会换届;校友捐赠积极踊跃。

8.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隆重庆祝第 40 个教师节

财政部给我校发来教师节贺信。刘培德教授入选山东省教育系统“大道师者 40 年 40 人”;于文广教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于文广、李森、毕继东三位教授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学校召开教师节庆祝大会,对首届“十佳教师”“十佳工作者”,从事高等教育满 40 年、30 年的教职工和优秀外籍教师进行表彰。张红凤教授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 19 届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奖二等奖。

9.高层次人才引育实现新突破,完成新一轮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内部治理不断完善

扎实实施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引育国家级领军人才 4 人,其中引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 人、国家级教学名师等特聘教授 2 人,培育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1 人;引育省部级领军人才 10人,其中泰山学者工程 4 人、闽江学者特聘专家 1 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 人等。召开学校人才工作大会,健全优化人才政策,出台“海岱学者”计划,举办首届“海岱学者”青年论坛。制定实施《职称评聘管理办法补充规定》,优化评价机制,完善职称评审条件和晋升方式,圆满完成年度职称评聘工作,评审通过人员共 189 名。健全学校考核制度体系,印发《中层单位年度考核暂行办法》,进一步激发全校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动力,持续提升学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10.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聚焦“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开放”“现代化产业体系”“人工智能”等主题,研究报告获省部级领导批示与政策采纳 28项,其中正省级领导批示 7 项;获批省政府决策咨询和“十五五”规划重大课题 4 项。“山东省区块链金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数字经济轻量智算与可视化重点实验室”获批筹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第一批),获批“数据要素关键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积极服务企业数智化转型、金融科技、信息安全等区域行业需求,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签订重大横向课题 19 项,打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财大品牌”。周乃翔省长、邓云锋副省长来校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