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时代的声音”。4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可以说我们正是在解决问题中步步前行。如果眼里没有问题、心里没有期待,也就不会改革、难言发展。
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从来不是问题的多少,而是我们看待问题的眼光、解决问题的决心、应对问题的办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什么时候,问题总是客观存在的,怕就怕对问题熟视无睹、视而不见,结果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管涌演变为大塌方。”
吐哈油田30多年的开发建设史,从某种角度上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有时候,我们甚至感到是被一个个问题“追着走”“推着走”。
近年来,通过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油田的发展形势得到较大改善。但对照集团公司“两大突出矛盾”的表现形式,这些发展矛盾在油田不同程度存在,有些矛盾发生较大变化,需要我们深入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
董事长在油田调研期间,在肯定油田近年来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吐哈油田面临的不仅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这,或许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当前的吐哈油田,对照集团公司党组部署要求,对标上游板块各项指标,油田生产经营形势十分严峻,资源接替不足、稳产上产困难、新能源业务发展缓慢、价值创造能力不强、科技供给不足、管理滞后等矛盾突出,实现本质扭亏任重而道远。
“条34”,暴露出干部员工亟须加强观念转变能力的问题。在油田,“条34”绝不只是个案。油田领导总结,经营管理上公司目前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不牢”和“五个依然存在”。
如何看待当前问题?这些遇到的困难,是发展中的问题、转型中的阵痛,要始终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以发展的办法破解,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推进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要坚定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决不能因为有困难和挑战就畏缩不前、半途而废,甚至自乱阵脚、回头倒退。
如何解决当前问题?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
发展信心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油田当前正处在爬坡过坎、扭亏脱困的重要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信心比资源、投资和技术更重要。我们要深入挖掘自身发展优势,准确把握各种积极因素,以必胜的信念推动油田扭亏脱困、高质量发展。
信心从哪里来?必胜信心来自吐哈探区的资源潜力。从探矿权面积看,吐哈排在集团公司上游业务第9位。从油、气探明率看,吐哈探区整体仍处于勘探发现的早期阶段,具备发现大油田、大气田的资源条件。从近几年增储的效果看,连续四年提交三级储量超亿吨,连续三年SEC储量替换率大于1,特别是2024年萨探区块提交整装探明储量创33年来单次申报探明储量之最。总体上看,只要持续加强地质理论创新和技术攻关,吐哈油田一定能够不断获得资源新发现,实现资源有序接替。
必胜信心来自吐哈多年的发展积累。吐哈石油会战,我们建成了主要开发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鄯善油田、国内一流水平的温米油田、国际一流水平的丘陵油田,1996年油气当量达到300万吨以上并持续稳产13年。21世纪初,投资资本回报率大部分年度保持在20%以上,最高时达到38%。在刚刚结束的勘探年会上,集团公司董事长提出了“如何再创上游业务21世纪初的荣光”命题。只要保持坚定的发展信心,攻坚克难、接续奋斗,就能推动油田发展迎来“拐点”。
必胜信心来自油田公司的人才队伍。吐哈探区地处边疆,地上自然条件恶劣,地下地质情况复杂,主体为多期发育的叠合含油气盆地,规模效益开发的难度很大。面对困难挑战,油田干部员工特别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着力攻关各种勘探开发难题,作出了贡献、体现了担当。实践证明,吐哈的干部员工队伍是一支讲政治、顾大局,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高素质队伍,这是油田事业发展的底气,也是油田新质生产力的源泉,更是油田扭亏脱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
必胜信心来自吐哈油田的企业文化。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升华伟大的精神。精神的力量,永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保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长期以来,吐哈石油人积淀形成了吐哈会战“四种精神”和五种文化品格,这已然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永远不会忘记,这种精神曾经驱动吐哈石油人战胜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还会证明,这种精神必将持续推动吐哈油田从一个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油田上下,全体干部员工,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责无旁贷。每一名吐哈人都要增强正视问题的自觉,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用发展的办法、改革的方法,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在问题破解中积小胜为大胜。
(执笔: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