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中大医院报》

“一根针”解决埋在肺里的“地雷”

作者:□蔡逸秋  崔玉艳    
2024-12-31     浏览(180)     (0)

老李体检发现肺结节,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胸外科胡若愚主治医师诊断为早期、低危的癌前病变,建议采用热消融手术将其彻底消除。手术过程顺利,消融效果理想。热消融技术适用于早期小型肺癌、良性肺结节和无法进行外科切除的肺部转移性肿瘤。

近日,60岁的老李体检时发现自己长了肺结节,这令曾经做过前列腺癌手术的他焦虑不已,担心自己是“癌症体质”,又得挨一大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胸外科胡若愚主治医师在CT引导下为老李实施肺结节热消融手术,用一根1.6毫米的细针将埋在肺里的“地雷”彻底消除,解决了患者的心头大事。

上个月,老李通过体检,发现肺上长了一个小结节。为寻求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他来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胸外科,该科胡若愚主治医师接诊了老李。

经过一番病情了解和阅片后,胡若愚先给老李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个肺上的结节属于典型的‘纯磨玻璃样结节’,几乎可以肯定不是前列腺癌转移病灶,而是原发于肺上的一个早期、低危的癌前病变,只要得到及时治疗,就能收获非常完美的治愈效果。”

胡若愚介绍,根据影像学表现,老李肺结节位于右上肺后段,结节的位置比较靠肺的内部,从影像解剖位置而言,这个结节所在的位置属于肺的“中带”,可以把它比作一枚深埋在肺内“地雷”。如果想把这个病灶彻底的铲除,目前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传统的外科微创手术,另一种方法则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CT引导下的肺结节热消融手术。这种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外科手术方式,拥有麻醉级别低、创口更小、恢复更快的显著优势。

权衡之下,老李和家人坚定地选择通过热消融手术,解决这枚埋在肺里的危险“地雷”。

两天后,胡若愚为老李开始了肺结节消融手术。手术团队按CT扫描确定的穿刺点,将一支1.6毫米的细针以步进的方式,精准插入了老李的肺结节内。精准的穿刺是保证完美的消融效果的首要前提,再次在CT上确定了穿刺针的位置后,手术团队接通了微波天线的电缆,并设定好消融的能量和时间“40w3分钟”。消融期间,老李全程感受不到疼痛,三分钟很快就过去了,随着消融针的缓慢拔出,这次的治疗也顺利的结束了。从走进治疗室算起,全部手术时间大约在30分钟左右。

从消融后复查的CT扫描影像看,老李的肺结节已经完全模糊不见,周围1厘米的肺组织围绕着原来的结节形成了一圈完美的“煎鸡蛋征”,消融效果非常理想。

据介绍,热消融技术通常适用于以下类型的肺结节:早期小型肺癌,如直径小于3厘米的非小细胞肺癌或小细胞肺癌,尤其是无法手术的患者,热消融可作为有效的局部治疗方式;良性肺结节,例如肺良性肿瘤、肺部囊肿等,对于有症状的良性结节,热消融能够有效减少其体积或症状;对于无法进行外科切除或其他治疗的肺部转移性肿瘤,热消融可帮助控制局部病灶,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存质量。

(编辑 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