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曲阜师范大学 - 《曲阜师大报》

江南大学以教育数字化赋能
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2024-12-31     浏览(21)     (0)

该文介绍了江南大学在数字化人才培养方面的举措,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引领、完善工作机制等,并介绍了数字化课程建设、优化数字化专业结构等方面的改革。学校入选工信部、教育部联合组织的“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并通过验收,获评“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





  强化数字化整体布局,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培育“江南风格”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数字化工作体系,校级层面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以教务处和信息化建设管理处负责同志为双组长的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院级层面设立信息工作责任人、数据管理员等,校院定期召开教育数字化工作推进会,为高质量开展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坚强保障。二是强化政策引领。制定《江南大学“奋进计划”—数智校园增效计划》和《江南大学“十四五”(2021—2025)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等,在数字化智能化校园建设中将“教育教学增效”置于分项目标的首位。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中将“深化数智赋能、拓展教学时空”纳入可实施、可评测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加强信息化对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支撑,努力实现教学精准化、学习个性化和管理智慧化。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学校主体建设、企业技术支撑、社会延伸参与的数字化教学转型推进机制,融入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优化学校智慧教学系统、实践教学综合管理平台、专业评估系统、网络教学综合支撑环境等运行机制,总结教学、实验、评价、反馈等教育教学过程中数字化转型精品教学案例,推进教务数据共享成效追踪等教育数字化应用探索,努力实现学生—教师、数据—设备、环境—资源的多元交互。学校入选工信部、教育部联合组织的“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并通过验收,获评“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
  强化数字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制定教育数字化转型方案。研制“1+2+X”教育数字化转型方案,“1”即探索智慧教育的一种模式,“2”即打造“智鼋”网络学习平台、智慧交互式未来教室两类载体,“X”即开展数字课程、虚拟仿真、数字培训、数字评价等多元行动,打造以资源为支撑、课程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网络学习空间。二是加强数字化课程建设。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引领,拓展线上资源在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应用,升级慕课学习平台、在线考试系统等,有序开展数字化课程群、数字化教材等教学资源建设专项改革,各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不少于5门,学校以教改立项形式建设《营养生理学》《信息可视化设计》等以信息技术支撑的新形态教材8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3门。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数字化建设,食品科学与工程等15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产品创新设计与实践》等16门课程上线新华网“新华思政”平台。三是优化数字化专业结构。推动数字化融入“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项目建设,以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加快建设“智能+”“低碳+”等新兴学科专业,新增合成生物学、电子封装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等10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四新”项目23项。开展工科类专业数字化改革,以物联网、5G、数字孪生等技术推动传统工科专业转型升级,赋能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来源:教育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