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福建江夏学院 - 《福建江夏学院校报》

当心属梧桐

——观《怦然心动》有感

2024-12-31    

2010年7月26日,由美国罗伯·莱纳、安德鲁·沙因曼导演的《怦然心动》在好莱坞上映。《怦然心动》——剧如其名,是围绕主人公朱莉·贝克和布莱斯·罗斯基之间青涩的少年悸动而展开的故事。

云轻风静,微光和煦。那个特别午后不经意的牵手与注视,拨动了朱莉的心弦。布莱斯下意识的撒手和躲藏,被错意为害羞,一个美丽的误会就此产生。

朱莉无法抑制对布莱斯的欣赏和爱慕,渴望得到布莱斯的吻,从而对他展开真诚而热烈的追求。但布莱斯却并未真正回应朱莉的情感,在朱莉的热情中借与其他女生交往来摆脱朱莉的纠缠;当朱莉深爱的梧桐树将被砍伐,她视布莱斯为救命稻草,希望他一起守护,可布莱斯却毅然走进校车;朱莉一家以表友好向布莱斯一家赠送鸡蛋,布莱斯却因父亲的一句“她们家的院子杂草丛生,有沙门氏菌也说不定”,继而放弃自己的立场,丢弃掉朱莉每日送上门的鸡蛋;当兄弟在图书馆嘲笑朱莉的智障舅舅时,他选择保持沉默,一次次践踏朱莉的真心。朱莉屡次的示好,却换来布莱斯屡次的拒绝与侮辱,终于,朱莉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

“一幅画不是由众多物件简单拼凑而成的。牛只是一头牛,草地也只有青草和鲜花,而穿过树枝的阳光也仅仅只是一束光。但如果将它们放到一起,那就成了奇迹。”布莱斯的外公告诉朱莉“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概念,深爱梧桐的她,乐忠于爬上梧桐的顶部观察小镇的全景,爬得越高,所能看到的越多,风景就越美。她开始重新审视布莱斯,明白布莱斯并不值得她百般付出。她不应继续陷于以“布莱斯”为名的囹圄,而忽略了更广阔的天地。

“原来,只有当危险降临的时候,我们才会懂得,敢于表达的勇气,才是最珍贵的。”朱莉和布莱斯属于完全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朱莉并不出生于富贵之家,也没有倾城的容貌,但她成长于一个被爱意围绕的家庭,养成她敢爱敢恨的性格,对待和处理事物也善于运用理性和感性两种思维方式。她会因为贯穿童年记忆的梧桐被铲除而哭泣,会因为布莱斯的冷淡疏离而伤心,会因为目睹实验中的新生命破壳而雀跃;同时也会认真思考和分析在与布莱斯感情中面对的问题,体会“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真谛,考虑布莱斯是否值得自己再去爱与付出。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布莱斯的性格特征深受家庭的影响,他有着良好的家庭条件,却没有能给予他正确教育的父母。布莱斯的父亲因未能完成自己的音乐梦想,选择向现实低头,成为一个自卑自负的刻薄者,总以贬低朱莉一家来获得自己高人一等的存在感。布莱斯前期的沉默和顺从,正是在潜移默化下受到思维影响的表现。

“世人千万种,浮云莫去留;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被剥夺自主思考能力的他,在外公的提点下开始正视自己心之所向,认识到父亲的错误之处,也终于摆脱家庭对他在思想上的桎梏,不再盲目对父亲言听计从,不再莽撞地跟从重色轻友的兄弟一言一行,不再表现出怯懦、犹豫、不真诚,觉醒属于自己的独立人格,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朱莉人格魅力的觉醒由梧桐树开始。在影片的最后二人齐种梧桐,不仅是对片头被铲除的梧桐补充,也是二人之间隔阂的填补。站在梧桐树上,事物的全景在我们眼中可视化,我们可以看见耀眼的橙色的日落,可以看见更广阔的天地,也可以看见自己充盈的内心世界。也许我们没有能窥知全貌的上帝视角,但我们的心中都应该种下一棵梧桐树,帮助我们向更高处爬去,看更远更美丽的景色。

(海峡财经学院24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班 黄雨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