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学院副院长黄志坚: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首次提出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融合点,景德镇学院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一是强化科研问题导向,组织引导科技工作者直面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聚焦“四个面向”,不断向科技广度和深度进军;二是强化科教融合,把科技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和专业建设,培养能够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储备人才;三是改革科技成果评价机制,解决好高校科技成果“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的问题,完善科技成果奖励体系,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释放高校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能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科研处处长杨波: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讲话鼓舞人心、汇聚力量,同时也为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道路,那就是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科技、人才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要着眼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要“接地气”,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通产学研关键环节,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教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司春灿: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而言,我们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以培养高质量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己任。加强校地融合、校企融合,增强应用型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能力,实现地方需求与高校发展的无缝对接,专业与产业无缝对接、课程建设与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更好地服务于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大局。
学工处副处长程娟:
在全国教育大会的报告中,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号角已经响起,为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构建教育强国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方针。作为肩负高等教育振兴发展重任的时代先锋———高校学工队伍中的一员,我觉得我们要在具体实践中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顺应“智慧教育”的趋势,增强服务学生专业成长的能力,加强深入班级、团组织、寝室等一线的调研工作,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方法。以辛勤的汗水浇灌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强大动力,在“奋进新时代”的征程中,做好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人”。
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练缤艳:
在第四十个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名二级学院党委书记,既深受鼓舞,又感重任在肩。我将和信工学院全体师生一起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党建为引领,稳步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所确定的未来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和新发展阶段“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加快“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步伐,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郝海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指出:“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讲话中的“三信”论述对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高校思政课老师,最重要的是通过思政课让学生树立起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同时,思政课老师自身也要有坚定的信仰、信念和信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老师提出的“六要”要求,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毛鹏飞: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讲话中指出:“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对此我深有感触,更加明确了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将科学引导机电学院做好发展规划,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专业结构和布局,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构建好产教融合的教育体系。还要打通学校教育和产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深入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实施专项培养计划,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行校企师资互兼互聘,共建共享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并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校企联合打造科研攻关团队,深入生产一线,瞄准产业需求,推动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开展科研资源共建共享、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创新产品研发转化。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志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的光荣使命。新时代办好思政课,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此,思政课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必须抓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持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将思政课堂锻造成为有温度的、有情怀的思想阵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燕:
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倍受鼓舞,同时也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要求,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坚定信念、淬炼匠心、精进技艺,用实际行动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程鑫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让我深受鼓舞。作为高校辅导员,我将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思想引领贯穿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等辅导员工作全过程,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培养学生要爱党爱国,以人民为中心,要有真正本领,要挺膺担当,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人文学院辅导员黄穗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为高校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培养优秀人才,必须有优秀教师。让老师们通过榜样学习明白,教师作为师者,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自觉担负起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成为塑造学生品德、教会学生品味文化、形成思辨思维、懂得价值体现的优秀师者,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担当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徐涛:
首先,大会精神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必须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思政引领力,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到言传身教、形教并重,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再者,以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最后,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音乐舞蹈学院辅导员许经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高屋建瓴,为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作为辅导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以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指引,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日常工作中,努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全面发展。用爱心和耐心陪伴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负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教育学院22级学前教育骆奕祯:
“强教必先强师”,教师素质关乎教育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为我们师范生指明了方向。我们须严于师德,树立崇高职业理想,同时深化专业素养,力求成为“四有”好老师。选择师范专业,就意味着选择了一条充满挑战与奉献的道路。我深刻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珍视学习机会,将知识融于实践,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我们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教育事业,成为学生成长的灯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陶瓷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23级艺术教育卢军怡:
“教之本在师。”在这次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了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并提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在学习大会精神的过程中,我深受鼓舞和启发。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坚定理想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情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启智润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我的课堂上收获知识和成长。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