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安徽大学 - 《安徽大学报》

扬帆远航,奔赴就业职场

2011-06-01     浏览(233)     (0)

本文介绍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包括考研、出国深造和就业的选择,以及就业指导中心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作用。文章还提到毕业生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建议学生转变观念,从基层做起,增加经验和技能,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考研、出国深造或许是多 数人的理想选择,但是就业却始终是一个不老的话题。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不断有企业来我校举行宣讲会、招聘会,历经八、九个月的“挖金淘宝”,目前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已经比比皆是。
企业:我们要求并不刁钻
浙江泰科铁塔有限公司 是来我校招聘毕业生的众多 企业之一。当时企业共收到近 40 份简历,经过层层选拔,目 前已经确定了最终人选,共有 6 人被聘为正式工作人员。
  该企业负责招生的高经 理告诉记者,他们对学生的专 业不做特殊要求,在选拔人员 时主要是从学生的综合能力 和性格方面来考察,其中综合 能力是最为看重的。
学生:有备才能无患
档案学专业的刘嘉成是 被该公司录用的毕业生之一,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面见公司老总。
  谈到求职准备,他说:“有 备才能无患,首先要看应聘单 位的信息,了解该企业的规 模、地理位置、福利等。参加面试之前要准 备好自我介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更好地 宣传自己。”同时他还特别强调面试时的 礼仪、细节问题。同样作为一名和用人单 位成功签约的毕业生,新闻学专业的赵盛 也谈到了自己的经验:“平时看一些有关 求职技巧的节目,如‘职来职往’,对面试 形式的基本要求要有了解,而且要与同学 组队参加练习。面试时要注重仪容仪表, 如果企业要求高的话,可以穿正装,不过 用人单位主要还是看求职者的综合素 养。”
就业指导中心:求职路上多“红娘”
  校就业指导中心在用人单位与毕业 生之间牵线搭桥,提供了平台。据介绍,他 们在联系招聘企业时,主要是收集、审核, 并在校就业信息网上发布招聘信息;同时 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实现接洽;另外还 会组织招聘会,博学南楼 E201 就是招聘 会的专用场地。在谈及招聘单位的审核标 准时,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告诉记者,首 先要看其是否有营业执照,“就算是知名 企业也要出示营业执照”;再就是看其招 聘简章;最后看该企业的简介,“企业简介 是为了让学生对该企业有个直观的了 解。”
  “如果双方达成意向,学生可直接与 用人单位进行协商、签署就业协议。”从这个意义上说,就业指导中心起的是监管作用,目的是保护毕业生的利益。
  尽管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有较高 的评价,但是毕业生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记者从招聘会现场了解到,部分毕业 生对于企业的选择存在着观望、挑剔的心 理。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也表示很多招聘 会的到场人数不理想,用人单位也认为安大学生激情不够。
  针对这些现状,记者采访到了社会学 系孙中锋副教授。他表示,我校毕业生的 就业现状,无论是就业结构、就业层次还 是就业去向还是比较乐观的。安大毕业生 有自己的优势,同时学校也更加注重毕业 生的实用技能培训。当然,也存在着不足, 如学生眼高手低、工作操作技能差,社交 礼仪方面知识欠缺、文章病句较多等。
  对于目前理科生就业乐观于文科生 就业的现象,孙中锋解释道:“这首先与国 家发展方向有关,基础设施建设对技术型 人才的需求较大。再者是企业用人理念的 差异,文科主要是做管理工作,管理注重 的是经验和能力。大学生本身缺少的就是 工作经验,而西方的管理理念对中国还不 太适用。”对于就业,他建议学生要转变观 念,先“低就”再“高就”,先就业再择业;职 业选择不要好高骛远,要踏踏实实从基层 做起,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增加经验,并 且始终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郑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