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毕业生来说,白驹过隙的大学生涯,已经不知不觉地走到了第四个初 夏。那宁静而美丽的熟悉感,此刻,已是 难以言说的不舍与伤感。校园里,夜半 的默然相望,道别离,怎敢贪恋,这一 方,湿气弥漫的离别记忆?
“无憾”的四年青春
劳佳刚,法学院07 级的“传奇”人 物之一,顶着“安徽大学十大优秀团支书”、“院优秀暑期社会实践者”、“院三好学生”等诸多光环,留给记者的印象 却是一种淡然与从容。
“大学的时间我都是按周过的,所以时间过得很快,过着过着就要毕业 了。”劳佳刚大三时就顺利通过了司法 考试,今年又成功地考取了上海海事大 学海商法专业研究生。在他看来,能力与学业都要兼得,“自己选择的路,一定要把它走完。”
正是这份坚定与自信,使他变得更强、走得更远,铸就了他“无憾”的四年 青春。
我的两个“团”
曾经和法学院的兄弟姐妹共同奋 斗过的法援协会,是劳佳刚一生难忘的 “团”。他们的快乐不仅来自活动本身, 更是源于相聚在一起的幸福。法学院法 援协会已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展示 着学生的风采,这也是劳佳刚真正引以 为傲的地方。
“我希望法援能越办越好,找到新 的突破,走进社会、服务社会。”这位曾 经的法援协会主席,给这个“团”留下了自己最深的感情。
进入大四,劳佳刚、郑吕尚玄、产 朝、王青双、李灿、陈晗、孙婧等7 个同 学,因为考研而走到了一起。他们借微 博彼此支持、相互鼓励,“团”成了一个 “围堡家族”。而今,他们全都考取了研 究生。
这个“团”,形成于劳佳刚大学奋斗 的最后时光,忙碌而充实的画面,成了 他一生的珍藏。“分享你我的力量,就能 把对方的路照亮。我想我们都一样,渴 望梦想的光芒,这一路喜悦彷徨不要轻 易说失望……”劳佳刚哼唱这首歌,正 是为了纪念几个人共同走过的考研时 光。
念去去,唯有道“珍重”
“人要有明确的目标,要用心生活 每一天。”孙婧说。郑吕尚玄对女生说: “要爱惜自己,让自己变得美丽、变得成 熟、;同时,还要关注时事,要有内涵,不 要太天真、太无知。”产朝则对男生说: “要有成熟的外表和童真的心。”
面对学弟学妹,他们说:“好好珍惜 大学生活吧,在这里,你们可以学到很 多,不断地相信自己、了解自己、提高自 己;好好利用图书馆吧,那里有太多的 资源在等着你们;爱护花草树木吧,因 为安大是我们的家,我们要让她越来越 美丽。”
没有华丽的言辞,最简单的也是最 珍贵的。这一切,看似平淡,劳佳刚却意 味深长地笑道:“也许你现在不懂,等你 到了毕业的时候,你就能够明白。”
一路的喜悦彷徨,一路的烟花烂 漫,他们脚下,已经铺开了最美好的未 来。(杨霏霏)记者手记:当我看见你们时,就像 看到了几年后的自己。只是不知道,那 时的我会不会也像你们一样,拥有磨砺 后的成熟与干练。谢谢你们让我明白 了,大学可以如此多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