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工程062班的陈燕青大学毕业一年了依然漂在校园里。他可不比一般的校漂族,这个来自厦门同安的小伙子已经在莆田学院中、北、南三个校区各开一家“洪濑鸡爪”卤味店,生意好时,单是中区这一家分店日收入就可达三千元。
陈燕青的创业灵感来自朋友的成功范例。2008年8月底,一个偶然的机会,陈燕青和三个高中同学到福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看望朋友,这位朋友在高校里经营了一家“洪濑鸡爪”卤味店,生意还挺红火。泉州特色小吃“洪濑鸡爪”是家居、旅行、佐酒的上等小菜,如今更是声名远播成为送礼佳品。陈燕青那根创业的神经立即被挑动起来。从福州回来后,四个人便商讨着合伙也开一家卤味店。抱着“锻炼自己,能赚多少就赚多少,保证小店不亏本就行”的心态,说干就干,他们各自筹集了一万元作为创业基金。很快,2008年9月1日,他们以每月1300元租下了凤达B栋楼下一间60平米的店面,“洪濑鸡爪”卤味冷饮店在凤达学生街人流量最多的地方开张了。四万元主要用来付房租、装修店面、购置相关货品等。
但是这四个人中有两人是学生哥,他们的创业基金何来?一万元对学生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当时还在读大三的陈燕青不敢向父母开口要这笔钱,怕他们担心自己因此荒废学业,便向家里隐瞒了与同学合伙开店的事。一万元还是他通过缓交学费加上日常生活费凑够的。“直到毕业,我才把开店的事儿告诉父母。还好,当时生意经营得还不错,父母也没说什么。”陈燕青告诉记者。
卤味店开业前十天,以奶茶买一送一的促销方式吸引了不少顾客,朋友、同学纷纷前来捧场,迎来了开门红。然而一个月下来,因为缺乏管理经验加上客流不稳定,问题很快就凸现出来:夏季高温下卤味经常过剩、变质,造成了不小的浪费;有些老顾客会玩到凌晨两三点,打烊时间经常拖到下半夜,白天又得上课,睡眠不足成了大问题。四个人都束手无策,只好请教福州的朋友。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们根据客流量的总平均数,调整了每天的进货量,减少了浪费,小店很快恢复了正常营业。然后,他们又通过四个人轮流值夜班的形式解决了睡眠不足的问题。同时聘请了三个兼职学生负责点菜、送菜、清洁等工作,陈燕青的女友黄芳闲暇时也常到店里帮忙。
“头一个月瘦了七八斤,女朋友心疼我一直劝我放弃,但我想,既然做了就不能半途而废。”就是这股创业劲儿,让他在两年内从之前的合伙人变成了单干,再到现在的莆院“洪濑鸡爪”连锁店的老板,完成了漂亮的两级跳。
2010年9月,卤味店的合同到期,其他三人都各奔前程,唯独陈燕青留了下来。“他们三个都想在厦门发展,当时小店的生意不错,加之女朋友黄芳也在自己身边帮忙,我就选择留下来继续经营。”他花了三万块把小店盘下,在女友及同学的帮助下把小店经营得头头是道,红红火火。从团队到单干,在与学生街其他冷饮店的竞争中,陈燕青的“洪濑鸡爪”卤味店为何仍能独领风骚呢?
陈燕青说,卤味加冷饮是小店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之一。周边的几家同类店纷纷倒闭的主要原因就是经营的品种太单一,而卤味加冷饮可以不受季节限制,保证了一年四季生意不断。另外主要原因还是陈燕青对待顾客自始至终的热诚态度,他把“为顾客服务”作为小店的经营理念,为顾客提供各种方便:把小店收拾得干净整洁,为顾客营造了良好的聚餐环境;人多的时候,他就把桌子摆到路边,让学生们天高地阔地聚餐;顾客玩得不亦乐乎时,他会根据情况把打烊时间推后,让大家玩得尽兴。
赚钱的同时,陈燕青也注重周边的感受。他从不让自己的生意影响到路人的正常行走;顾客的喝酒划拳声过大时,他总是委婉地劝告他们小声点,以防吵到周围人的正常休息。
凭着良好的服务态度、美味的卤味及小店给人带来的快乐氛围,陈燕青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2011年2月,他分别在学校北区和南区增设卤味加盟店和代售点。如今,将近二十万元的年收入不仅减轻了家里的负担,也为陈燕青未来往饮食业发展的计划积累了创业基金。
当初只是想“锻炼一下自己”的陈燕青,如今已有了新的目标,“既然生意做起来了,就好好干吧。”说这句话时,陈燕青难掩笑意,此刻,幸福就写在他的脸上。
文/图 本报记者 蔡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