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万木摇落,唯有银杏,树身挺拔,枝叶婆娑,金黄一片,仿佛天地间的一抹亮色。不是花,胜似花。
前几天在老家,听父辈们说起村头那两棵古老的银杏树,据说是明朝年间种下的。那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每到秋天,满树金黄,地上也铺满了金黄的落叶,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儿时,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在树下嬉戏,捡起一片片落叶,当作书签,或者夹在书本里,留作纪念。那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这树的历史,也不知道它的价值,只知道它很高,很美。
后来的我,每到秋天总会回想起那两棵银杏树,想起那片金色的海洋。于是,我忍不住开始在校园里寻找银杏树的踪迹。那是一个不太晴朗的下午,秋风中夹带着一丝凉意,我骑着自行车去往逸夫图书馆。刚巧在路上,我看到地上满是银杏树叶,情不自禁地停下自行车,拿起手机拍了又拍,但又总觉得照片中的树叶少了一点儿什么,走上前去,我精挑细选了几片树叶,小心翼翼地夹在书中。抬起头望着绿岛西路两旁的一排银杏树,它们虽比家乡村头的那两棵矮小些,但无论它们长得如何,我都能从它们身上看到一种坚韧和执着的精神。
几天前,我和朋友再次漫步在弘毅路和绿岛西路,此时的银杏树叶还是绿色的,但边角已微微泛着金黄,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绚烂蜕变。朋友说,她最喜欢银杏叶从翠绿渐变到金黄的过程,那是一种时间的艺术,是大自然无声的诗篇。于是我们决定找一处静谧的角落,坐下来细细观赏这即将步入辉煌时刻的银杏林。坐在路边的长椅上,闭上眼,耳边是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偶尔还能听到稷下跑团的齐声呐喊,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生动的画面。
朋友提议说,待到银杏叶全然染上金黄之时,我们再度相约此地,带上相机,定格下这一年中最为绚烂的风景。我满心欢喜地应允,内心涌动着无尽的期盼。后来每当路过那片银杏林,我俩都会放慢脚步,留意着叶子颜色的变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置身于金色的海洋中,忍不住对视一笑。
银杏叶的黄,镶嵌着阳光。或许正如银杏从翠绿渐变至金黄,在银杏树下许下约定的我们也在人生的旅途中,由青涩走向成熟,由懵懂迈向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