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谭欣洁)“这个用大小变径白钢管焊接成的小接管清洗器,真的挺实用。”“就是,只要尺寸稍做调整,咱们车间换热器的清洗工作就能大大受益。”
12月20日,化肥厂纪念开工建设70周年“百人破题、千人创造、万元创效”创新成果展示活动在新三楼会议室火热进行,合成氨车间两名员工对其中一项小发明赞不绝口。
该厂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及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激发全体员工投身创新实践的热情,为工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合成氨车间实施的低温甲醇洗技术改造项目成为众多成果中的一大亮点。该项目针对合成气装置技术落后、运行成本高等问题,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不仅减少了设备台数,降低了各项消耗,还大幅提升了净化指标,年创效达3038万元。
该厂不断破解发展难题、提升核心竞争力,展现了科技创新在提升装置创效能力方面的巨大潜力。两年来,全力推动合成氨、丁辛醇伴热热水化改造等140项提质增效措施落地,累计创效1.73亿元。
该厂将管理创新作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引擎,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逐步构建起一套独具特色的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工厂的管理水平。
生产运行室深化拓展“三精”管理内容,明确管理分工和要求,提升了操作平稳率和工艺报警管理水平。自实施“三精”管理以来,该厂操作平稳率提高了20%,工艺报警次数减少了30%,大大降低了因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风险。
党群人事室通过“双百”破“百题”活动,激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围绕生产运营难点问题,组建党员“红色攻坚战队”,通过实地考察、技术研讨等方式,成功攻克合成氨过热炉改造进度缓慢等难题。两年来,党员干部稳妥处置生产波动50余起,在运10套装置运行平稳率创历史最佳。
该厂积极推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激励全员参与、汇聚众人智慧,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提升创新能力。燃化车间员工发挥聪明才智,针对皮带运输系统存在的逆转风险,自主研发了皮带逆止器,投用以来已避免直接经济损失约20万元。水帽安装扳手的发明大幅缩短了安装时间,工作效率提高了约30%,减少了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年节约维修成本近10万元。
“我们不断完善创新激励机制,确保每项创新成果都能得到应有的认可与奖励,形成创新有价、创造无限的良好氛围,助力工厂在提质增效、节能减排、产品升级等多个维度取得突破性进展。”该厂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