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苏州马拉松上,出现了一对搜刮能量胶的夫妻。他们背后背着包裹,几乎比赛里全部用于供给选手的能量胶和小零食,全都被他们收入囊中。参赛选手声称,在比赛过程中几乎没怎么见到能量胶。这对借马拉松的名义,来“进货”的一对,到底是怀揣着什么样的心理呢?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免费咖啡实验。
在一家咖啡馆设置两种优惠活动。一种是常规的“买一送一”活动;另一种是隐藏的“免费咖啡”活动,但需要顾客在店内寻找带有特定标志的卡片,找到即可兑换一杯免费咖啡,卡片放置在较为隐蔽且需花费一些精力才能拿到的地方,如书架高处、绿植背后等。
实验观察不同顾客的反应和选择。部分顾客在得知有“买一送一”活动时,会直接购买两杯咖啡;而另一些顾客在看到店内有“免费咖啡”活动的提示后,花费了大量时间在店内四处寻找卡片,尽管过程中可能碰到一些不便,如搬凳子找卡片、打扰其他顾客等,但依然执着寻找,只为获得那杯免费咖啡。
实验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顾客更倾向于寻找免费咖啡,即使这需要耗费他们额外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可能在寻找过程中略显狼狈。这表明在面对优惠时,很多人难以抗拒“免费”的诱惑,即便从整体效益来看,“买一送一”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更便捷或更符合实际需求,但占小便宜的心理让他们优先选择去获取免费的物品。
在这场能量胶风波中,那些抱有我是来跑步的念头的选手,对于能量胶只是单纯的需求问题,而那些抱有占小便宜心理的人们,对这些东西的渴望程度可谓是穷凶极恶。更可怕的是,那些持有这种心理的人,反而对这种搜刮持有一种骄傲的心理,甚至在网上曝出了自己在马拉松上搜刮的物品,是真的不害怕道德的惩戒。
无独有偶,这个世界上占小便宜心理的表现比比皆是,有的人在免费试吃活动中,钻规则漏洞,换着面孔去获得免费物品;有人听到免费试吃,大清早什么也不带就去排队,然后就当店家提出自己备碗的要求时,对其破口大骂:甚至还有偷拿别人订单,理直气壮说“那就是我的”的现象,诚不知羞耻二字何书。
当我们换一个视角看这个事件,我们见过很多的道德绑架,但第一次见“我没道德,就不害怕道德绑架”的变态思维。诚然,我们每个人的心理都会有着占小便宜的想法,但当这种想法,被扩张到道德沦丧时,那么,小便宜是罪恶还是天性,那就没有什么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