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林艺术学院 - 《吉林艺术学院报》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论课集体备课会

2024-10-31     浏览(14)     (0)



为落实《关于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和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课程的通知》要求,开好、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论课程,切实提升该门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研室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和水平,10月2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舞蹈学院会议室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论课集体备课会,学院党委书记张东航,党委副书记姚文学,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张炳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迟秀兰,教务处副处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任慧丹出席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论课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此次集体备课会。

本次会议由刘宁院长主持。首先,教研室金玲老师围绕如何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主题进行了微课展示,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共同性,强调在课程教学中,要始终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上用历史眼光来分析问题。随后,赵越、张宇涵、王天任和宫月丽老师针对金玲老师的微课展示进行评课,并分别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决策部署的提出脉络、重要地位、理论探讨和教学形式等方面做了全面系统的汇报分享。

学院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迟秀兰和教务处副处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任慧丹分别从统战工作角度和教师发展角度强调了本门课程的突出地位和学院对本门课程教育教学的重视,并与教师们分享了本门课程师资队伍培训与发展相关问题。张炳钦书记对本次集体备课会给予了肯定,并进一步指出教师们要树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阵地意识,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重要文件,提升课程的学理性和生动性。姚文学书记对教师的微课展示和几名教师的分享交流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两点工作建议,一是教师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重要论述,积极推进与兄弟院校之间交流互鉴;二是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结合学院育人特色和学生专业特点,不断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张东航书记与金玲老师就微课展示中的教学目的和案例分析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并对开好、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论课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任课教师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本门课程的重要性,把本门课程作为思政课重点课程抓实、抓好;二是教师们要认真研读教材,吃透教材,依靠教材,用深厚学理论述和丰富的案例分析真正地开好、讲好本门课程;三是各部门要齐抓共管,形成发展合力,共同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论课的课程建设,共同推进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后,于丹书记对本次集体备课会进行了总结发言。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们进一步增强了对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论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开好、讲好本门课程的根本遵循,充分交流和探讨了开展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思路、方法和手段。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进一步深化和打磨该门课程,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铸魂育人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