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林艺术学院 - 《吉林艺术学院报》

我院等单位联合制作的纪录片《巴金》在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获奖

2024-10-31     浏览(14)     (0)

本报讯(记者 杨云龙)由吉林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心联合制作的八集大型人物纪录片《巴金》荣获“最佳纪录片”大奖。

大型人物纪录片《巴金》由吉艺特聘教授、中国视协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王俊杰担任总导演,党委书记张东航担任总策划,党委副书记、院长苏威担任总监制,副院长邹毅担任导演。

本次中国电视金鹰奖自正式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和电视同行的高度重视和热切关注。全国各地区电视机构和网络视听平台推荐电视剧、电视纪录片、电视综艺(文艺)节目、电视动画片四个类别,共计630部作品,报名参加电视作品奖和创作单项奖的角逐。其中申报参评的纪录片共计240余部,其中获得提名的作品16部、最终获得“最佳纪录片”的作品2部。

今年恰逢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巴金》的获奖既代表了对他崇高的敬仰,还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在颁奖典礼现场,王俊杰导演表示:“纪录片《巴金》讲述的是历史,映照的是现实,折射的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光辉。六载的拍摄,就是想通过这部纪录片让我们广大观众再次走进巴金、感悟巴金。”

“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首先要有一份责任和担当;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传承和教育的责任;作为一名创作者,我们要立足于尽心尽力地为我们国家的文化事业作出我们电视工作者的贡献。”纪录片《巴金》共八集,片名分别为《世纪长歌》《激流火焰》《孤独巴黎》《正色青春》《风雨早春》《收获桑榆》《怀念萧珊》《时代随想》。

该纪录片秉承求真创新的创作理念,运用详实的文献资料与纪实素材,真实客观地展示了巴金先生的儿时过往、求学经历、爱情婚姻、创作道路、人生轨迹,凸显其文学成就、人格高度、道德魅力、人性光辉、爱国情操。在多视角多维度展示人物形象、成就、历史的同时赋以诗意化的表达,力求呈现较高的审美精神和文化品格,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拍摄手法,向观众讲述了作为享誉世界的文坛巨匠--巴金先生的辉煌人生。

10月19日上午,第15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新时代电视和网络视听艺术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湖南长沙举行。各位业界精英、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对中国电视艺术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学院党委书记张东航教授受邀参加研讨会,他提出,“无论技术怎么迭代,首先要加强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设,培养纵深学习能力和快速适应迭代能力,要培养具有自我迭代能力的人才。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要更加重视学科的融合和交汇,并打开国际视野。”

沉甸甸的奖项,是吉艺人的矢志不渝、初心不变。吉艺也将继续迎接机遇与挑战,蓄势待发、积累、绽放,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奏响新时代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