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林艺术学院 - 《吉林艺术学院报》

我院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演出

2024-10-31     浏览(57)     (0)


本报讯(记者 劢劢)中华盛世,举国共襄。击掌而歌,共奏华章。

10月10日晚19时,吉林艺术学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演出在长春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吉艺400余名师生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深情告白祖国,用实际行动唱响新时代的奋进之歌,深切表达吉艺师生对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无限欣喜,抒发“我爱你中国”的动人情感。

本次演出由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作为指导单位,由吉林艺术学院主办。演出由序幕“雪容融”“我从延安走来”“春风十万里”“锦绣红旗”及尾声三大篇章、五个部分构成,用红色经典的故事缅怀筚路蓝缕的岁月,用撼人心魄的交响致敬民族复兴的伟大新时代,用绚丽夺目的盛宴展望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

杰出校友联袂 奏响礼赞之歌

多年来,吉艺坚持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优秀的艺术家和知名学者,他们在祖国的四面八方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本场演出特邀吉艺杰出校友中央歌剧院院长、著名小提琴家刘云志,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著名琵琶演奏家赵聪倾情助阵,为观众带来小提琴独奏《沉思曲》与琵琶、钢琴与弦乐四重奏《红旗升》。每一弦一音都饱含深情,他们以其独特的音乐语汇,将这份对党和祖国深沉而热烈的爱,以及对盛世繁华的颂扬,演绎得淋漓尽致,直抵人心。

赓续红色血脉 厚植吉艺初心

吉艺前身萌发于1946年的东北大学鲁迅文艺学院,与延安鲁艺根脉相连,成为鲁艺85年栉风沐雨艰途中遗承下来的珍稀学脉,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演出第一篇章包含了演诵剧《我从延安走来》、吉剧《英雄雪》、舞蹈《薪火》、民族歌剧唱段《永远的爹娘》、音画情景表演《抚琴图》等,师生们讴歌经典,磅礴发声,唤醒当代青年的红色记忆,开启尘封的历史,追寻先辈足迹,感悟初心使命,向革命英烈致敬,向新中国致敬。音画情景表演《抚琴图》以吉艺中国画系孙天牧先生的作品《抚琴图》为名,余音绕梁中与先辈时空对话,深沉而悠远,传递着吉艺人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传统现代辉映 编织美好希望

演出的第二篇章《春风十万里》,包含钢琴七重奏《我的祖国》、舞蹈《浣溪沙》、歌曲《春风十万里》、舞蹈《松江雪柳》等,这些作品在原曲的民族特色中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结合中国古代诗乐舞和现代舞蹈的编创手法,融合当代审美特点用舞蹈去写诗。

传承中华文脉 追梦弦歌不辍

万里征程波澜壮阔,当盛世的钟声敲醒未来,我们共同见证,奋斗新时代。演出的第三篇章包含民乐演奏《锦上云华》、小提琴独奏《沉思曲》、歌曲《放眼新时代》、京歌《文脉传薪》等,既有入选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现场展示活动的古筝演奏,又有生、旦、净不同行当演绎的京歌作品。歌曲《放眼新时代》创作于2019年,以真挚、饱满的热情绘制了一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旖旎长卷,是一首昂扬坚定、催人奋进的新时代赞歌。

助力吉林文化 贡献吉艺力量

近年来,学院充分发挥综合艺术院校的特色优势,以育人为核心,以助力吉林文化繁荣发展为已任,发挥艺术展演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艺术创新、审美引导方面的重要作用,开启艺术与城市文化的共融共振。其中一些重大展演活动为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中央歌剧院等权威机构与吉林艺术学院共同主办,起到了宣传吉林,为老工业基地振兴鼓与呼的作用。今年5至7月,学院积极推出主题为“艺帆风顺耀动春城”的毕业展演季活动,立体展现吉艺育人成效,并构建起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无界“艺术公园”,受到线上线下广泛关注和喜爱,推动了春城形象和吉艺形象协同出圈出彩,擦亮了我省文化名片。

演出在震撼人心的合唱《锦绣红旗》中落下帷幕,昂扬的歌声、铿锵的乐曲、浑厚的朗诵,将祖国之爱,土地之爱,浩浩汤汤,涌入吉艺人的血脉。整场演出以深沉厚重的思想内容、丰富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超越想象的前沿科技手段,为观众带去了惊喜与震撼、回味与感动、欢欣与鼓舞、振奋与希冀。吉艺将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更加务实的作风,主动担当作为,为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贡献吉艺智慧和吉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