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昨夜,便听到淅沥点点。刚醒,未等我探出窗,抱着别样的欣喜,白色的苍茫闯入眼帘,雪仍未停。漫天柳絮细如绸,无声飘然是小雪。当初不解“撒盐空中差可拟”如何“未若”“柳絮因风起”,今观之,才觉,撒盐虽形似,但盐有着岩石般的厚重感,少了些许雪的灵动,颗粒分明的盐粒在万家烟火也算是寻常,较雪而言,又多了一丝俗气,显得生硬而突兀。而河畔因风起的柳絮,浩浩乎,飘飘然,不论有人与否,有风便起舞,无风便落幕,岂不胜撒盐乎。因而,轻薄的柳絮与飘扬的白雪更有异曲同工之妙。
雪如同一匹极其细腻,极其轻薄的丝绸,从天而落,层层叠起,韧如竹,坚如树,也不得不暂且弯折。风雪无情,人常以雪喻难,以翠竹,青松喻坚韧。或是古人在困窘时见到了风雪压松竹,又在春来之时见到松竹仍挺拔,以松竹见自己,必有出头之日,以此作诗励志激人。
眨眼间,年就快过完了,整个年前并没有下雪,浓厚的年味也让我几乎忘却了雪,直到年末,直到闲暇,又再期待:还会不会再来一场雪。
冬末,临近返校的前几日,老家又下起了雪,说是雪,不如说是冰粒。
终日慵懒睡意浓,阖家围火喜才觉。一家人围坐在火盆旁,看着电视,聊着家长里短。突然,叔母看见手机上的报道,问“霰”读什么,“上面一个雨,下面一个散。”我一听,便想到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其中有句“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当初虽觉得写的很美,却不懂“霰”字,今日,方得知,“霰”是落下的小雪粒。顿觉“ 撒 盐 空 中 差 可 拟 ”的 是“ 霰 ”,而 不 是“雪”。一圈说东说西,问向弟弟,说读“san”,我在旁窃喜。她看向我,问道:
“你可知道这读什么?”
“xian”我自信托出,
“不信你们查。”一查的确如此。
天渐晴,但路上的冰仍然未化,山上的路,车辆依旧不得通行,为了赶上回校的高铁,父母决定走回镇上,我想,“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之中”也不过如此了。元宵节,下午四点,奶奶早早烧好晚饭,让我们吃完离开。五点,奶奶叮嘱一番后,拿起包袱,我们准备启程。山路很滑,我们慢慢悠悠,路旁多是枯草杂林,偶见鸟雀穿梭其中,不时见到猫狗落下的梅花。不止于萧瑟,也有生机。嫩绿的小麦突现眼前,在白雪皑皑的冬季,虽是小片的绿色但也着实让人喜爱。路上仅有我们一家的欢声笑语。多少年没像今天这样一同走路,仿佛回到了儿时。
远处,连绵群峦……远处,绚烂烟花……远处,万家灯火。
(罗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