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黄灿灿的梧桐叶落了满地,夏日的炎热在正午还有余存,大雁排成一字飞向远处的天空,阳光落在微尘里,小猫也蔫蔫儿地揣着手打盹。
“自古逢秋悲寂寥”,在中国文学殿堂中,秋被看做伤感怀远之时。陶渊明有言,“门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秋天貌似也是一年四季中最让人有孤独寂寥之感的季节。它往往与离别挂着钩,“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一抹斜阳,落叶萧瑟,也确为离别更添一缕愁思。
走在铺满黄色棕桐叶的校园大道上,孤独感油然而生。一年又是秋。我虽没有物是人非的慨然,也没有离别之思念,但无所为的空虚却让我万分惆怅。一年又过去,还是没什么长进,没能让每一缕时光,成为自己的时光。碌碌无为之中,却不知道自己做的事,与未来与理想是否有一丝联系,但也有了些长进。我所无可奈何的,不再是外事变迁和人心的难以捉摸,而是自己对许多事情的无能为力和偶尔的情难自禁。
比起秋日,我确是偏爱春日的浪漫和生机。万物生长的春天,心也好似长出了新枝芽,希望与热情洋溢在每一个细胞中。
秋天是思绪万千的季节。在某一个暖意洋洋的午后,在阳光透过玻璃窗的波光粼粼下,我能发一下午呆。偶然会怀念过去,也许并不那么完美的过往,在时间滤镜的美化下,每一帧都变得让人那么怀念。童年的回忆拥有着任何过往甚至未来都无法媲美的纯净温暖。那是独属于年少的单纯懵懂,是连路边新长出的小花也能引起好奇与激动的年纪,是与河中游动的小鱼、路边行色匆匆的蚂蚁也能产生对话的年纪,是与大自然最亲密接触的时光。
也偶尔会畅想未来,无论未来的漂流瓶飘向哪一片海域,我都甘之如饴。又一年秋天,我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曾经执着于一条路走到黑的女孩,现如今却能够随遇而安。世界上的一切变故,都不是单凭人的能力所能决定的。外界的浮躁和变故都与我无关,只要内心保持通透,在什么样的镜遇下,我都只向往于我内心的光明。
秋天也是被橘黄色包裹着的季节,它散发着柑橘味气息。枫叶梧桐在阳光下金光闪闪,落日在水面映出金橘色的光晕,都给人以温暖亲切的感觉。落叶化作春泥,这必然是一条艰辛的道路。而所有的苦,都会在来年春日繁花盛开之时,得尽甘来。大雁虽已南飞,但又一年春,它们便会归来,惊喜的等待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治愈呢?
既然我所感慨惆怅的,是我自身的不足,而非外界环境,那我便已做到了“不以物喜”。所有的不称心如意,也能够通过我的主观能动性,变成我想要的物质条件制约下的最理想状态。也便如我所言,只要秋日也秉承着春日的开朗与热情,春天就始终与我相伴而行。
(历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