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推出“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东夷文化”专栏,历史文化学院“区域考古与自然遗产保护”文科实验室三位青年教师撰文参与了相关讨论,分别是刘树满博士的《东夷文化百年研究史略》、禚孝文博士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鲁南苏北东夷文化演进》、张巧巧博士的《从东夷文化看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
东夷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其形成发展与融合演进是历史上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进程中的重要表征。《中国社会科学报》山东记者站策划推出了“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东夷文化”专栏,特别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震中研究员、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辉教授和临沂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东夷文化研究团队参与了相关讨论。其中,刘树满对东夷文化近百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与展望;禚孝文以考古学视角展示了鲁南苏北地区东夷文化逐步融入华夏民族的进程;张巧巧论证了东夷文化是海岱地区富有特色、创造性的地域文化,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中的“创新性”。
近年来,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学科团队将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东夷文化研究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依托“区域考古与自然遗产保护”文科实验室,从中华文明起源的视角对东夷文化展开了系列研究,先后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批“山东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