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11届淮海科学技术奖落下帷幕,学校未来技术学院(齐鲁学堂)刘会香教授的《杨树重大新型病害-细菌溃疡病(Lonsdaleaquercinasubsp.populi)的检测及综合控制关键技术》摘得项目一等奖的殊荣。据悉,该项目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杨树细菌性溃疡病,并针对该病害提出了快速检测和绿色控制关键技术。
坚守林保初心
夯实干事基础
坐在不到20平米的办公室里,刘会香回忆起她的大学时光。她说:“杨树的价值高,我们国家的三北防护林早期都是杨树。我研究生导师就是做杨树溃疡病的,所以我也跟着做了杨树溃疡病,对杨树有很深的感情,每当看着健康茁壮的杨树屹立在风中,我就觉得它们长得好美。”
1996年西北林学院 (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后,为了寻找最美杨树林,作为陕西人的刘会香决定到离家900公里的山东农业大学发展。入职28年来,刘会香专心致力于重大林果灾害的成灾机制、快速高通量检测预警技术研发和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现任山东农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齐鲁学堂)副院长,山东省自然资源厅首批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兼任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认证专家组成员,国家林草局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副理事长,山东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林学会森保委员会主任等。
她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教学科研和企业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9项,获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淮海科学技术科技创新类一等奖1项等荣誉11项。
正如刘会香秉承的做科研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28年来,她和团队成员一直风雨无阻,“活跃”在实验室和田间地头,只为寻那最美杨树林。他的团队成员于成明曾这样描述过她,说她像杨树一样有韧劲,而做科研要的就是这种精神。
敢闯敢干
做科研上的独创
2006年,菏泽市林业发展中心的王海明站长致电刘会香,说杨树主干上有一些流脓征兆。接到电话后,刘会香带领团队立马赶往现场。原来,这里的杨树得了一种新型病害专业术语叫细菌性溃疡病,病发的特征就是流脓。于是,明确病原和病害的发生规律,并对这个病害迅速提出快速检测技术和控制措施,则是当时刘会香团队研究问题的重中之重。
“王海明和我是老朋友,他发现杨树上的这种病害,其实在河南濮阳也出现过类似的病害,因为这个区域是黄河古道上的重要区域。”刘会香看着远处的大片杨树林继续说,“杨树是这个区域的重要造林树种,出现这个严重病害必须解决。一方面,它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另一方面,它需解决技术面临的瓶颈问题,比如它的病原、发生规律、早期检测以及科学防控,都是急需我们解决的新问题。”当年,刘会香团队没有太多的经费支持,都是靠团队成员平时节约出的其他一些科研经费,甚至拿出自己的个人收入去做研究,而事实也证明,他们的坚持是对的。
为了能让研究再有深度,刘会香团队开启“披星戴月”模式。18年的时间里,早晚出入田间和实验室的刘会香团队渐渐发现,该病害会通过媒介昆虫传播。“杨树发病的部位都很高,因为嫩树皮在高处,昆虫最喜欢在这些地方取食并传播病害,一触发病害,杨树呈现出流脓,流到那里病斑就扩展到那里,而且一旦发病杨树容易出现风折,木材根本就没法用,没有任何经济和应用价值,所以老百姓只能把它砍掉当柴烧,对杨树属于毁灭性的。”刘会香说。
科技赋能
解决一线生产问题
刘会香注重产学研合作,结合自身专业特长,曾多次到山东祥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枣庄市林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等单位进行技术指导,及时解决企业和生产一线遇到的各种林木病虫害技术难题。
一片片的杨树林站在风中,像士兵守护边疆,气宇轩昂。每当走在树林里,看着它们茁壮健康成长,刘会香就格外舒心。她时不时拿着本子记录杨树的生长态势,时不时给团队成员打电话来现场做检测,就这样,她走完了一片又一片,见证了一棵又一棵从“生病”到“康复”的杨树林。在田间帮扶农户的过程中,刘会香发现,杨树感染病害之后局部会产生诱导抗性,因为这个病害发病部位很高,农户喷药防控很难,刘会香团队基于此研制出弱毒菌株的蛋白诱抗剂进行免疫学防控,并研制了一些绿色防控实用性的技术应用于生产。
截至目前,刘会香团队针对杨树细菌性溃疡病的治理,已在菏泽市共推广防治82.4万亩次,河南省濮阳市推广防治杨树21.4万亩次,应用他们的技术防治后每亩每年可减少经济损失117.36元,共挽回经济损失12181.968万元。
除了偏爱杨树林病害的研究,刘会香也致力于其他作物的解决。例如枣庄的石榴,重庆丰都的李子、巫溪县的核桃、商河的古梨树园都是刘会香团队“救治”的“患者”。每当回忆起那段和团队成员一起 “救死扶伤”的时光,刘会香很是欣慰,她说;“面对不同病害,我们必须要以最短的时间研究病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控措施,因为只有有效遏制病害的蔓延,农户们的损失才能减少,才是真是为农民做实事。”
对刘会香来讲,每一片健康成长的杨树林都是她眼里最美的风景。手持淮海科学技术奖的证书,刘会香感慨万千。她说,“如何彻底根治杨树细菌性溃疡病病,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以我的性格,既然干了,我肯定要坚持把它干好,不管前方的路有多难,总要有个人先做点事,如果可以我希望这个人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