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金奚佳 陈鸿锐)10月29日报道:近日,我院整复外科林晓曦教授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23IF=96.2)上发表了关于动静脉畸形靶向药物治疗这前沿技术的通讯评论文章。本文作者为八年制博士生陈导希、副主任医师华晨,通讯作者为林晓曦教授。
文章综合全球各地的动静脉畸形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公开信息,结合本团队目前正在牵头开展的国内唯一的动静脉畸形靶向新药临床研究经验,提出NEJM近期发表的项同类研究以及其他2项同类研究设计中的终点评估改进方案,即应用DSA血管造影联公磁共振成像作为研究终点评估。AVM作为高流量血管畸形,使用DSA血管造影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靶向药物疗效,确认药物仅仅作用于畸形血管本身抑或是所有累及软组织。
目前,全球正式注册的颅外AVM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共有4项,其中3项在欧美开展,1项在中国由林晓曦教授团队牵头开展的靶向药物治疗颅外AVM的临床研究创新性地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纳入研究并作为主要终点之一,可以更加全面地描述药物临床效应。林晓曦教授团队观点受到国际同行Guillaume Canaud教授的发文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