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天笑)12月15日下午,吉林市人才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吉林医药学院图书馆第二学术厅顺利召开。大会应到代表215人,因事因病请假18人,实到197人,符合法定人数。
吉林医药学院党委书记李才、吉林化工学院副校长王立国、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副校长潘力、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许跃、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李欣、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于钧、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沫、吉林市社科联副主席徐凯佳、吉林市科技局副局长高闻序、吉林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杨旭东、吉林市社科联秘书长张锐、江城晚报社副总编辑宋铁夫、吉林省筑石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悦春、吉林市渤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丁美伊、吉林市丰满惠民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爱军、吉林市光大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承学东、吉林市第五十八中学校长邢成玉、吉林省创新人才研究会秘书长邰守明、吉林市人才学会秘书长朱玉伟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吉林市高新区管委会教育局局长吕彦波主持大会。
与会代表全体起立奏唱《国歌》,大会正式拉开序幕。
吉林市社科联副主席徐凯佳代表学会主管部门致辞。他指出学会始终把稳时代脉搏,全心全意、顺势而为,倾力开拓、创新蜕变,在整合学术资源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产学研用”对接、协助各界人才创新发展等诸多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希望学会进一步恪尽职守、务实作为,以创新谋发展,不断助推人才事业取得更大进步。
吉林医药学院副校长金连海代表大会承办方致辞。他用“两个五二”“两个惟一”和“两个三万”的概括,介绍了学校发展历史,用“十百千万”和“五有五育”的总结,汇报了学校当前基本情况,表示校方将竭尽全力做好会务保障,更好地为人才服务、为发展助力,与学会携手并进,在吉林市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高效实施“四六四五”发展战略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吉林医药学院党委书记李才代表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作了题为《牢记宗旨,凝心聚智,为服务吉林全面振兴激发人才活力》的工作报告。
李才在回顾工作时指出,学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密聚焦“人才强国”战略,积极响应并着力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倡议号召,以“建设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为目标,以强化组织建设、发挥资源优势、拓展进修培训、扩大人才储备为重点,旗帜引领,坚持把牢办会方向,优化治理,坚持激发学会功能,勇担使命,坚持服务社会宗旨,激发潜能,坚持彰显学会特色,扎实推进了学会各项工作,不断探索地方人才工作新局面。
李才在布置今后工作任务时强调,学会将坚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人才工作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吉林市“四六四五”发展战略,强化交流,建好人才之家,坚持立标杆、搭舞台,强化保障,搭好功能通道,坚持抓内涵、强功能,强化聚焦,抓好重点工作,坚持打基础、重实效,持续做好人才储备、人才推荐、高职人才培训、商企对接、支农、学术交流和发挥“创新人才网”媒体作用等工作,构建人才家园、彰显人才文化、激发人才活力,为服务吉林省人才工作、助力吉林全面振兴作出学会贡献。
伴随着欢快的颁奖曲声,与会领导为2个省级创新人才先进单位、16名省级创新人才先进个人和10名市级创新人才先进个人颁发证书和奖牌。
为更有效推动人才工作,学会开办了“创新人才网”。大会现场,李才、高闻序、杨旭东、吴悦春、李佳霖5名领导上台手按启动器,共同点亮网站。
经过大会选举,李才当选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王立国等22人当选副会长,朱玉伟当选秘书长,李文彬等36人被任命为副秘书长,辛程远等96人当选理事会常委,丁美伊等215人当选理事。大会还通过了《吉林市人才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决议(草案)》。
据悉,吉林市人才学会成立于2007年,是由高中级知识分子、社会各方精英人才等为主体组成的学术型专家组织,现设文教、政治经济、书画、学术、企业家、科技、医学、数术、综合、农林水矿等10个专委会,会员已达万余人。学会创建人才之家,保障服务;建设行业专委会,支撑学术;联办MBA研修班,开展教育;搭建媒体,宣传推广;整合“产学研用”,响应扶贫及乡村振兴,力促人尽其才;做政府智囊,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筑人才平台,推介人才发展,先后被吉林市社科联授予“优秀学会”“标兵单位”,被吉林市民政局评定为4A级社会组织,有5个理事单位获评“吉林省创新人才基地”,8个理事单位获评“吉林省创新人才先进单位”,多人获评省级及以上先进个人荣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