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沈阳建筑大学 - 《沈阳建筑大学报》

实习感悟

作者:□ 测绘2301 王奎岳    
2024-12-15     浏览(19)     (0)

轻盈的雪花从空中徐徐落下,仿佛灵动的精灵,向我们传达冬的消息。在秋叶落下即将迎接冬雪的时刻,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实习考试。

在实习开始前,老师又跟我们强调了一遍实习的内容,叮嘱我们实习中需要注意哪些重点,随后便带我们去实验室拿实习仪器。对于这两周的实习生活,我们既有些兴奋,又有些许担忧。兴奋是因为我们终于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仪器,课本上的知识在这一刻成为了即将实际操作的内容;担忧是因为我们需要自己动手完成对大半个校园的水准网的绘制,而经验又稍显不足。尽管难免有些紧张,但为了更好地完成这次任务,在实习之前,我们就根据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制定了周密的计划,所以虽然紧张但我也对这次任务充满了信心。

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用水准仪测出从文体馆经过图书馆、稻田、逸夫楼、西门,最后到达北门的多点之间的高度差和水平距离,并从北门再测回文体馆,确保我们的测量没有产生误差。针对这项任务,我们首先沿着老师规定的校园地图,研究我们的导线网、水准图的绘制等,并且经过一下午的勘察,我们找到了所有的已知点,也在此基础上顺利设计出了我们的路线图。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我们第二天的操作就显得从容很多。第二天上午,我们准备按照原定的计划,从已知的文体馆A点开始观测。但是,当我们到达文体馆时,发现了一个之前被忽视的问题—水准仪观测前后两点高度差不能超过0.55m。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调整计划,将阶梯分成多段进行测量。望着眼前的阶梯,我们不断调整仪器的位置,来找到一个合适的观测点。经过反复的尝试,我们最后决定将水准仪与两根水准尺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将仪器放在底边的中点处,这样就能确保在不超限的情况下,更快地测完阶级。借用这种方法,我们很顺利地完成了文体馆楼梯的观测,接下来的平地观测就较为顺利了,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测完了这一路的任务。这几天的测量也让我意识到,很多事情我们虽然有很好的计划,但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遇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完成实习任务后,我们迎来了最后的考验,即用全站仪测得三组棱镜的角度以及用水准仪测得两根水准尺的距离。考试前一天下午,我们组在E馆前集合,研究这次实习考试的流程。我一边翻看老师下发的PPT,一边观察其他人的实习流程,在脑海中过了几遍后,开始上手尝试使用仪器。尽管是初次尝试,但在之前的实习记录时就已经了解大概流程了。因此,在组内其他成员的纠正下,我也很快就掌握了正确的仪器使用方法,并最终顺利通过了实习考试。考试或许有难度,但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也让我感到温暖,大家一起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向着同一个目标迈进的经历也让我难忘。

经过这两周的实习,我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明白了测量绘图的不易,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团队合作解决了一些问题,这比我们个人解决要轻松高效得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会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上的知识与课后的实际操作相结合,并注重团队合作,与同伴一起努力,朝着更高标准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