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2月1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深部岩石原位保真取芯与保真测试分析系统”成果发布会在深圳隆重举行,院士、领导和专家1000余人参加了成果发布会。会上10位院士领导专家共同按下手印,启动了“深部岩石原位保真取芯与保真测试分析系统”成果发布,45位两院院士出席了成果发布会。
发布会前一天,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深圳组织了由中国工程院李根生院士任主任、中国工程院孙金声院士、杨春和院士任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王成善院士、中国工程院袁亮院士、康红普院士、冯夏庭院士、葛世荣院士、孙焕泉院士、赵跃民院士、吴爱祥院士、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清友、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李海波任委员的专家评价委员会,对该成果进行评价。评价会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长曹文君主持。评价组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原创性显著,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谢和平详细介绍和展示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深部岩石原位保真取芯与保真测试分析系统”的系列创新成果。
深地、深海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是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的前沿高地。深地、深海岩石原位物理力学参数保真取芯与保真测试是实现深地深海资源获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世界空白。针对此问题,谢和平院士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深部岩石原位“五保”(保压、保温、保质、保湿、保光)取芯与保真测试分析颠覆性原理与技术,并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立项。历经5年多攻关,谢和平院士带领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套深部岩石原位保真取芯与保真测试分析系统,并于2024年8月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院士专家组的现场验收,评价结果为全优。该成果为深地、深海原位保真取芯和原位保真测试分析提供了全新理论、技术和手段,标志着我国在深地、深海资源开发中的岩石力学理论、技术及科研仪器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对深地科学规律与深部岩石力学“原位”研究将发挥重大作用,有可能颠覆深地工程科学、岩石力学的一些传统认识,获取新数据,发现新规律,建立新理论。
该成果将为实现深部能源资源开发和灾害防控,确保深地、深海资源储量和品位准确评价、打造深海可燃冰/沉积物原位保真取芯与测试技术与装备全新产业链、开展月基大深度保真取芯探矿提供了全新基础理论与技术支撑。对于促进深地环境科学、深地医学、深地深海微生物与生命科学等未来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将为我国引领国际相关领域研究、攀登深地、深海科学研究的新高峰发挥关键性作用,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发展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