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尹应芬)10月24日,由武汉纺织大学与湖北广播电视台共同摄制的纪录片《丝绸之国》发布会暨专家研讨会在武汉纺织大学南湖校区尚美楼举行。本次会议由武汉纺织大学和湖北广播电视台主办,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宣传部,湖北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部共同承办。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罗锦银出席发布会致辞并在研讨会上总结讲话。湖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晏治林,湖北省网络视听协会秘书长陈志义,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陶喜红,湖北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部主任张昌旭及武汉纺织大学宣传部、教务处、研工部、资产处、采招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纺织学院、服装学院、艺术学院、伯明翰学院负责人,纺织新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王运利教授、湖北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部代表及参与纪录片《丝绸之国》摄制的传媒学院师生参加发布会并在现场观看纪录片。发布会由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曾令玉主持。
发布会上,罗锦银代表学校感谢湖北广播电视台对纪录片《丝绸之国》的专业支持与通力协作。他表示,《丝绸之国》是武汉纺织大学与湖北广播电视台勠力同心、精诚合作的文艺作品,也是学校倾力推动纺织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次重要实践。学校一直深耕纺织科技,创新纺织教育,将纺织文化作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以全球化的视野发掘纺织文明的无限可能。希望与会嘉宾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纺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湖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晏治林代表湖北长江广电、湖北广播电视台感谢武汉纺织大学大力支持、传媒学院精心组织策划《丝绸之国》历时一年多的拍摄。认为纪录片《丝绸之国》是一部制作精良、反映纺织文化的高水平纪录片,更是校企合作的创新性尝试,期待今后能与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在教学与实践、教学创意与课程创新、双方资源共享上进行更深入、更充分的合作交流,推出更多精品合作项目,共同讲好纺织文化故事、湖北好故事。
纪录片以丝绸为主线,通过精彩的影像故事,采用纪实拍摄、古法复原、情景再现等手段,全方位展示了中国纺织的历史、文化、经济、科技以及它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深远影响。通过一场穿越古今、跨越中西方的精彩对话,让遥远的历史有了趣味,让高冷的学术有了温度。传媒学院四十余名师生在拍摄过程中,完成了多部纪录片衍生短视频和创意文本,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参会嘉宾与传媒学院师生共同观看纪录片《丝绸之国》,并进行第二阶段研讨会。研讨会由传媒学院院长望海军主持。
“自从含有蚕丝成分的织物版月面国旗在月球上成功展示,中国丝绸、纺织人,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破解大众对纺织的固有认知,以纪录片的力量影响更多人,讲好纺织文化故事,传播纺织科技力量,是我们开启项目的初心。”研讨会上,纪录片《丝绸之国》总编导、湖北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部总编导黄慧分享创作心得,非常感谢武汉纺织大学相关部门和传媒学院师生的大力支持。湖北省网络视听协会秘书长陈志义表示看完纪录片后非常振奋,他认为《丝绸之国》选题重大、意义深远,制作精良、立意精巧;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陶喜红认为该纪录片题材有高度、历史有厚度、挖掘有深度、古今有跨度、合作有广度;湖北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部主任张昌旭表示此次合作是一次良性的双向奔赴,希望双方的合作能进一步升级,持续深耕纺织文化系列纪录片,力争打造成国际传播品牌,发出国际传播最强音。
纪录片《丝绸之国》制片人、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金宜鸿教授表示,项目实施近一年来,传媒学院先后有多位专业教师和34名本科生、研究生参与拍摄制作。他希望通过与行业内顶尖专业力量合作,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推动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为学校纺织学科建成为国家及世界一流学科提供文化软实力支撑。纺织新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王运利教授表示该纪录片视角独特、古今融合,题材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自项目立项以来,传媒学院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学院组建项目专班,搜集整理历史文献资料,赴相关单位调研考察,并紧密联系业内学者专家开展论证。秉持科学谋划、稳步推进、程序规范的原则,高效完成了项目的相关节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