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孙杰 凡蓉蓉)近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全国总决赛在上海交通大学落下帷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参赛学生代表回信,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此次大赛中,我校以优异的表现获3项银奖,取得了近年在该赛事上的最好成绩。
“万“物”“医”“始”—数智化创伤性实验动物造模仪开拓者”获得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业组全国银奖、“玄武织纤—玄武岩纤维制品产业化的领军者”获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全国银奖、“纤墨织盾—超轻质电磁屏蔽纺织材料核心供应商”获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业组全国银奖。
由张艳波等老师指导,王权等学生创办了武汉诺韦康迈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万物医始”团队,致力于构建疾病镜像,以最少的动物生命,换取最大的科研价值。项目团队成员汇聚多领域的优秀人才,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与平台,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历史性地突破三大核心技术,研发出通用医学实验动物造模仪器,解决了行业内实验动物造模成型率低,周期长,种类少等痛点,推动了实验动物造模行业的发展,助力了新药研发的进程。
由余豪等老师指导,石玉菲等同学组成的“玄武织纤”团队,立足于“开拓创新,探索浩瀚宇宙”的初心,研究耐太空极端环境的新型柔性纤维材料。项目团队基于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年来的研究成果,选用类月壤的玄武岩材料,研发出了耐极高温、极低温以及极端紫外辐射,并且高强高韧的柔性玄武岩复合纱线,解决了其他无机纤维长丝难弯折、易脆断、不耐磨等痛点,并实现其衍生产品的批量开发生产。
由张博涵等老师指导,张家铭、顾宇航等同学组成的“纤墨织盾”团队,采用石墨烯纤维和三维编织工艺得到的电磁屏蔽纺织材料,在满足多频段电磁屏蔽效能的同时实现减重60%,在柔韧性、耐高温、耐腐蚀等材料环境耐受性能方面均有显著提升。超轻质电磁屏蔽纺织材料助力我国军工产业高质量现代化进程,以纺织科技,创无限未来。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由教育部等12个部门主办的全国性顶级赛事,我校对该项赛事高度重视,校领导多次指导关心,由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牵头、研究生处、团委等部门联办,于去年12月份启动了备赛工作,先后举办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开展了重点项目的遴选和培育工作,动员了全校1974余个项目、8019人次报名参赛,历经6月份校赛、7月份省赛的选拔,我校有6个项目获得湖北省金奖,经过省赛金奖排位赛5个项目获得晋级国赛网评资格,经过严格的国赛网评,我校3个项目入围国赛总决赛现场赛。备赛以来,学校提供专家、资金、场地等全方位支持,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了50余次的指导和打磨,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牺牲休息时间,历经半年多时间,不断改进和提升项目质量和水平,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充分彰显了纺大学子敢闯会创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