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春风细雨润绵绵。又是一年清明时,恰迎祖父冥诞百岁。晨起梳妆,泡茶一盏,驻吉朝北往南,遥望越乡,思念勾起封存往事。热泪夺眶而出,心中不禁点燃一炷沉香,翻阅泛黄的相片,夹杂淡淡茶香,仿若述说别离心语。
祖父育儿女双双,壮至儿孙满堂。传承曾祖父名医品行,投身不悔事业教书育人。曾任小学校长二十载,教学生数以千衡,献教育百年大计。退休之年,未及尽享天伦,受聘建盖楼宇座座,挥洒智力汗水,留得口碑满城,余热温暖民生情。耄耋之年,脏腑康健,偶有意识不明,回首往事,仍心念旧情,祖辈大德,享长寿基因代代传。
宁静感怀夹事飘往,澎湃心潮和万千思绪,泛起层层涟漪,荡漾久开意难平。心绪迁回江南小镇,仿若看到儿时旧景:阴雨淅沥,土瓦飞檐,青苔铺尽鹅卵石;小桥流水,菜花遍野,清香溢满家乡田;孩童嬉戏,长者劳作,笑语充溢大台门……卵石铺成路、青苔长于缝,灰瓦叠屋顶、青砖砌旧墙,印花绣高门、花雕刻满院,牌匾悬空中、经典咏流传。
勤良美德百年在,祖父慈颜万古存。曾记否,求学路上祖父的遵遵教诲春风化雨,生活中祖父的殷切关怀润物无声,一封封家书、一本本家谱、一句句良言、一张张照片,都是夹杂儿时记忆、陪伴健康成长的最佳馈赠。慈祥、善良、乐观、勤俭、严谨、坚持……都是记忆中对祖父印象最为深刻的“关键词”。
时代变迁,身处各方,儿时记忆亘古不变,家风传承永恒践行。与祖父在四合院里的生活,留有印象最深的烙印。祖父化作尘土近十载,但每每忆其往日慈祥容貌,仿若依稀在眼前,亲切的叫声宛如仍在耳旁,弥久不散。身怀敬畏之心,流露满腔浓浓的哀思,传递对祖父无限的敬仰和怀念,亦为表达一份久藏心底的感恩与报答。
曾几何时,我伫立于墓碑前,感怀祖父已故的音容。慈祥的微笑、柔和的眼神,几度拍打一股热浪,敲击心扉。曾经几度关怀的话语,幻化成一组风铃,悦耳、湿魂,仿若从未丧失内心的意愿,陪伴并激励着后辈成长成才。流光易逝,昔日的孩童早已竿头直上,白驹过隙间,志得意满,日就月将,仅为不忘初心,慰藉心灵,乘风踏浪,扬帆续远航。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佳话言简意明,却可称颂世代,源于过往云烟人间情。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幸活盛世当下,必应胸怀宽爱、勇担家责。虽身处千里之外,清明时节遥寄哀思的情怀,不曾忘怀,甚感俱增。正值祖父冥诞百岁纪念,应景有感而发,并以此联化束菊花,祭念已故祖父天堂安好:慈颜已逝,德泽长存,乐佑后辈诸事顺;慈恩永记,眷念常驻,虔敬祖父天堂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