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林医药学院 - 《吉林医药学院报》

临床医学院『吉』康『医』心社会实践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4-07-31     浏览(14)     (0)

文章介绍了吉“康”“医”心实践团前往吉林省图们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培训海姆立克急救法、参观党史展览馆、协助医疗巡诊、参观边境派出所和科普医学知识等活动,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和边疆地区稳定。实践团成员们学习医学知识,促进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

本报讯(通讯员 梁东吉 王芊)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强调的“乡村振兴越往前推进越需要改革增动力、添活力”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大学生响应青春号召,且为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于7月16日至17日,临床医学院辅导员于佳宁、张婕组织带队前往吉林省图们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心系医学知识,情系民族团结”

16日上午,实践团队首先在珲春龙潭公园为当地群众开展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培训。活动现场团队成员们向居民详细讲解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并通过模拟演示让居民学习急救技能。居民们积极参与互动,反响热烈。这次活动不仅传播了急救知识,更让大家深刻地明白了急救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

16日下午,实践团队前往珲春党史展览馆进行参观学习。“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七十多岁高龄的刘国信书记结合自身参军参加过唐山大地震救援工作等经历,为师生一行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实践团的队员们通过学习,了解了珲春市的抗战历史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通过参观学习,实践团成员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此外,刘老书记还将纪念中共珲春县委成立90周年的专题书籍《老刘讲故事》赠送给师生,鼓励学生们努力学好医学知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贡献力量。

“守护群众健康,共绘健康蓝图”

17日上午,实践团成员们协助吉林医药学院医疗巡诊专家团队为村民进行义诊。实践团成员协助医疗队为村民们检查身体、解答疑问,并提供了专业的健康建议和治疗方案。此次义诊活动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便捷的医疗服务,也提高了他们的健康意识和疾病预防能力,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通过对村民进行义诊,不仅有助促进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还能有效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筑牢安全屏障,守护国家安宁”

17日下午,团队成员们前往珲春市密江乡边境派出所,为民警同志们展示了心肺复苏和AED的使用、成人和婴幼儿海姆立克急救法。民警同志们纷纷表示这些急救技能在日常工作中非常实用。接着,民警同志也为实践团成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国防课,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在学习中同学们大受震撼,深刻认识到祖国的和平安宁来之不易。

“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是我国边防的独特优势”,此次急救技能培训使我国钢铁长城般的卫国戍边精神跃然纸上,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的民族认同感。

随后,实践团队前往图们市,在图们江岸隔江眺望朝鲜国的南阳市,从87号界碑徒步到86号界碑,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这一段路程虽然不长,但却象征着国家对边疆的坚定守护和对国家安全的庄严承诺。

“治国必治边”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边安则国安,边疆的稳定与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与安宁。广大边防官兵与边境地区的居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宁与稳定。军民之间形成的深情厚谊与紧密合作为边境稳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科普医学知识,预防疾病有助力”

18日上午,实践团队还在延吉延春社区开展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救’在身边”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团队成员在社区为居民详细地讲解了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及预防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等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演示和科普解说身临其境地让现场的居民们了解并学习了急救知识。大家都积极参与,现场气氛活跃热烈。这次活动让居民们不仅学习到急救知识,更明白了医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此次三下乡“吉”康“医”心团队的系列活动以医学知识为媒介,形象地展现了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这样深厚的民族情使实践团的成员们难以忘怀。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少年最有效的磨砺。吉“康”“医”心实践团全体师生将以务实的作风和创新的精神诠释着青年的时代风采和责任担当,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